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大众汽车唯一的“丑小鸭”,明明很实用,但不被欢迎

    非Ai写车头像非Ai写车头像
    非Ai写车02-24

    1947年,荷兰人本·庞(Ben Pon)——欧洲首批大众汽车经销商之一,在笔记本上草拟了一款廉价货车。这台车借用甲壳虫的脊梁式底盘,然后在上面扣上一个铁皮车厢。

    大致按照这个思路,第一款挂有VW标志的货车在荷兰经销商提出建议两年后问世。它被命名为大众Type 2,而Type 1则正式属于甲壳虫本身。

    此后,大众的货车和微型客车系列迅速扩展,似乎那时VW是时代宠儿,但是,也有一位默默无闻的丑小鸭,一直没能变成天鹅。它长这样:

    这就是大众EA489 Basistransporter——一款仅在少数圈子里为人所知的车辆。

    从照片上很难判断“Basis”是在哪个时期制造的。有些车型看起来像是90年代的设计,而另一些则像是50年代的产物。

    然而,实际上这款卡车的生产始于70年代后半期。

    有人可能会猜测EA489 Basistransporter是大众在南美或南非的某个分支机构开发的产品。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款车型是在德国开发的,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

    但这还不是最令人惊讶的地方。最令人称奇的是,尽管搭载了甲壳虫的1.6升风冷发动机、变速箱和后桥,EA489却是一辆前驱车(甲壳虫后置后驱)。

    这是怎么做到的?德国人将后桥翻转180度,装在了前部,并使其车轮可以转向。

    除此之外,EA489 Basistransporter的技术参数并不特别出众。它的载重量为850公斤,最高时速为95公里/小时,但价格非常亲民。

    在德国,Basistransporter以“套件车”的形式生产,即提供组装套件,供当地自行组装。这些套件随后被运往世界各地,从芬兰、土耳其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在芬兰,这款车被称为Teijo。

    在印度尼西亚,EA489的底盘被改造成了一款复古未来主义的Mitra汽车,车头采用了VW T2的设计,堪称风格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在墨西哥,这款大众小卡车被称为Hormiga,意为“蚂蚁”。

    尽管EA489在多个地区销售,但产量相当有限。总共只生产了6000多辆。

    为什么这么少?可能是因为作为一款货车,Basistransporter的载重能力不足;而作为一款经济型车辆,它在价格上又无法与日本的轻型皮卡和K-car竞争。

    次阅读
    1评论
    31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3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