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东北老铁死守燃油车-30℃实测某新势力续航仅37%,油车成救命稻草

    极寒之下的出行困局

    在东北,冬季的寒风仿佛能穿透一切,零下 30℃的低温是常态。当整个世界被冰雪覆盖,出行成了一场艰难的挑战。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这样的天气更是一场噩梦。某新势力车主在这样的极寒天气下进行了续航实测,结果令人震惊:原本宣称的长续航,在实际行驶中竟然只剩下了 37% 。这意味着,原本规划好的行程,可能因为续航的突然 “缩水” 而被迫中断。

    想象一下,你满心欢喜地开着新能源车出门,准备去赴一场重要的约会,或者是赶一趟关键的业务行程。可车子在半路上,电量却像沙漏里的沙子一样迅速流逝。这时候,你看着导航上显示的目的地还有很远,而电量却岌岌可危,那种焦虑和无助,简直让人崩溃。在低温环境下,新能源车的电池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变得 “虚弱无力”。电池中的化学物质活性降低,导致电池的容量和电压下降,续航里程自然而然地大打折扣。而且,为了抵御寒冷,车内的暖风系统需要不断工作,这又进一步消耗了大量的电能,让续航问题雪上加霜。

    新能源续航 “滑铁卢” 的真相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在低温下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续航问题呢?从电池本身的特性来看,目前大多数新能源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电解液的黏度会增大,锂离子的扩散速度变慢,电池的内阻增加,这就导致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大幅下降。有研究数据表明,在零下 20℃时,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容量可能只有室温时的 30% - 50% 。也就是说,原本充满电可以跑 500 公里的车,在这样的低温下,实际续航可能只有 150 - 250 公里。

    除了电池本身的问题,车辆的制热系统也是能耗大户。在寒冷的冬天,为了让车内保持温暖,车主们不得不开启暖风。但与燃油车不同,新能源车没有发动机产生的余热可以利用,只能依靠电加热元件来制热。这种制热方式非常耗电,功率通常在 3 - 8 千瓦左右。假设一辆车的电池容量为 60 度,制热功率为 5 千瓦,那么仅仅开一个小时的暖风,就会消耗 5 度电,相当于续航里程减少了几十公里。

    许多新能源车主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惨痛经历。一位东北的车主说:“冬天开新能源车出门,就像带着一个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电量就会耗尽。有一次我出门办事,路上开了暖风,结果还没到目的地,电量就只剩下 10% 了,差点被困在路上。” 还有车主表示,在低温环境下,不仅续航里程减少,充电速度也变得极慢。原本快充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现在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充满,这给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燃油车成为 “救命稻草”

    在新能源汽车续航 “滑铁卢” 的对比下,燃油车在低温环境下的优势愈发凸显,成为了人们在极端天气下的 “救命稻草”。

    从启动性能来看,燃油车有着成熟的技术和可靠的表现。在零下 30℃的极寒天气中,大多数燃油车依然能够轻松启动。以朗逸(图片|配置|询价)为例,它的发动机经过多年的技术优化,在低温环境下,通过火花塞点火,汽油能够迅速燃烧,为车辆启动提供充足的动力。即使在东北地区的极寒清晨,车主也无需担心车辆无法启动,只需轻轻转动钥匙或按下启动按钮,车辆就能顺利启动,让出行变得更加从容。

    燃油车的供暖系统也非常可靠。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产生的废热可以被充分利用,为车内提供暖气。这不仅让乘客在寒冷的天气中能够感受到温暖,还无需额外消耗大量能源。相比之下,新能源车的电加热供暖方式不仅耗电,而且在低温下制热效果还会受到影响。想象一下,在漫长的冬季旅途中,燃油车的乘客可以惬意地享受温暖的车内环境,而新能源车的车主却可能因为担心电量不足而不敢将暖风开到最大,两者的体验可谓天差地别。

    在能源补给方面,燃油车的优势更是明显。加油站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无论是在繁华的市区,还是在偏远的乡村,甚至是高速公路上,车主都能轻松找到加油站,几分钟内就能完成加油,继续踏上旅程。而新能源车的充电设施则相对较少,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充电桩的覆盖率更低。而且,充电时间也远远长于加油时间,即使是快充,也需要几十分钟才能充满电。在极端天气下,如果新能源车电量耗尽,寻找充电桩的过程可能会充满艰辛,而燃油车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随时可以补充能源,保障出行的顺利进行。

    现实背后的思考与选择

    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在温暖的南方城市,新能源汽车或许能凭借其安静、节能的特点,成为城市通勤的绝佳选择;但在寒冷的东北地区,燃油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则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生活在极端寒冷地区的人们来说,在选择车辆时,不能仅仅被新能源汽车的高科技配置和环保理念所吸引,更要考虑到车辆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表现。续航里程、充电设施、供暖系统等都是必须要纳入考虑范围的关键因素。如果你经常需要在冬季进行长途旅行,或者所在地区的充电设施不完善,那么燃油车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

    而对于那些生活在气候温和、充电设施完善地区的消费者来说,新能源汽车则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为日常出行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所以,在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之间做出选择时,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辆车,让出行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写在最后

    在这场新能源与燃油车的冬季较量中,我们看到了技术的边界,也看到了市场的多元需求。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充满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或许有一天,它们能在低温环境下也能如鱼得水。而燃油车,凭借着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可靠的性能,在当下依然是很多人的安心之选。

    如果你也有过在低温环境下驾驶新能源汽车或燃油车的经历,无论是好是坏,都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看法。让我们一起交流,共同探讨在不同环境下,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 。

    #新能源##燃油车#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