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马自达?塞 车?试完新阿特兹,我替梁家辉和“弯道王”吵了一架

    高级孔雀pUg头像高级孔雀pUg头像
    高级孔雀pUg02-23

    “你开马自达,怪不得你塞车!”——梁家辉在《黑金》里的这句嘲讽,让马自达在中国背了20年“堵车梗”。但今天,当我开着全新阿特兹劈过第三个发卡弯时,后视镜里早没了同场竞技的雅阁和凯美瑞(图片|配置|询价)。副驾的摄像大哥幽幽飘来一句:“这车…怕不是把‘塞车’的力气全用在‘劈弯’上了?”


    弯道王的基因:从老马6到阿特兹,变了吗?

    老马6的“弯道王”称号绝非浪得虚名。双叉臂前悬、50:50配重、精准转向,当年横扫B级车市场,甚至被车迷称为“平民宝马”。而全新阿特兹,虽悬挂改为更主流的麦弗逊结构,却用一套“黑科技”续命:

    GVC PLUS加速度矢量控制系统:过弯时自动微调扭矩,像有一双无形的手按住车身,侧倾抑制堪比性能车;

    创驰蓝天底盘+轻量化车身:28%零部件升级,后轮循迹性比老款更“跟脚”,山路连续变道稳如轨道车;

    后驱梦碎,但前驱调出了后驱魂:转向虚位?不存在的!5.8米最小转弯半径,窄路调头比轩逸还灵活。

    结论: 弯道王的名号没丢,只是从“硬核玩家”变成了“科技战士”——少了些机械粗粝感,多了份电子精密味。


    配置与价格的博弈:年轻人买账吗?

    阿特兹的定价始终带着股“技术宅的傲气”——17.58万起售,比雅阁贵,比凯美瑞硬,但翻开配置表,亮点与槽点齐飞:

    高光时刻:

    内饰豪华感逆袭: 奥司维麂皮+Nappa真皮,北海道栓木饰板,质感直逼雷克萨斯;

    配置加量不加价: 全系标配自动驻车、运动模式,顶配360°影像+座椅通风,比老款厚道;

    油耗杀手锏: 2.5L+6AT百公里7L,92号粗粮照吃不误,混动看了都沉默。

    扎心现实:

    空间魔法失效: 2830mm轴距被雅阁吊打,后排腿部空间堪比A+级,身高超1米8建议自带“缩骨功”;

    车机“复古风”: 8英寸屏+悦联系统,功能不如国产10万级新车,CarPlay竟成最大亮点;

    冷启动交响乐: 清晨点火瞬间,全小区都知道你买了马自达。

    真相: 阿特兹像极了班里偏科的天才——操控满分,空间不及格,爱它的人甘愿为驾驶感买单,家用党却骂它“不懂变通”。


    动力争议:自吸绝唱,还是时代弃子?

    全系2.0L/2.5L自吸+6AT,参数平平(2.5L最大192马力),在涡轮当道的年代显得“格格不入”。但开过才懂它的好:

    线性之王: 油门跟脚度堪比性能电动车,涡轮迟滞?不存在的!踩多少给多少,人车合一感爆棚;

    变速箱“读心术”: 降挡速度比DSG更果断,山路攻弯时连降3挡不带喘,堪称“最懂驾驶者的AT”;

    遗憾: 中后段爆发力弱于2.0T对手,高速超车需“深谋远虑”。

    灵魂拷问: 当电车零百加速卷进3秒级,自吸的从容线性,还能打动多少年轻人?


    马自达的“反时代”生存哲学

    阿特兹像极了马自达品牌的缩影——在涡轮、空间、智能化浪潮中固执地守着“驾控净土”。它不够完美:空间小、车机弱、价格硬,但当你握住那手感细腻的方向盘,劈过第一个弯道时,会突然理解这种“偏执”:

    给驾驶者的情书: 同价位唯一敢把“操控”当核心卖点的B级车,GVC系统+创驰蓝天底盘,每一处调校都在说“开车本该快乐”;

    给时代的战书: 拒绝无脑堆屏、拒绝拉皮加长,哪怕销量不温不火,也要死磕“人马一体”。

    最后一句: 如果你厌倦了“移动沙发”,想要一台能笑着开回家的车,阿特兹仍在候选清单上;但若后排常坐家人,建议带他们试驾后再投票——毕竟,“弯道王”的副驾,晕车药销量比奶茶高。


    文末彩蛋:

    据内部消息,下一代阿特兹或推后驱版!转子混动+50:50配重,马自达的“技术宅之魂”还在燃烧…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