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蔚来辟谣「裁员50%」;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公布2024年·····|回响


    “时光不声不响,却悄然推动行业发生变革。未来汽车Daily试图用本周新闻回顾的方式,记录变革过程的细节,对行业发生的一点一滴进行留存。”

    作者 |未来汽车Daily编辑部

    理想变阵,总裁马东辉升任智能汽车战略“一号位”,李想精力向AI转移

    2月18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理想汽车公司最高决策层——战略委员会评审通过了“智能汽车战略闭环管理方案”,评审结果是由总裁马东辉担任智能汽车战略负责人,负责和智能汽车业务相关的战略目标规划和执行落地。

    在组织上,为了支持马东辉开展相关业务,战略委员会决定让马东辉替代李想担任“产供销联系会”主任。此次调整目的要把整个汽车业务进行闭环管理,进行产销供深度协同,而李想仍是产供销联席会成员,会参与汽车相关业务决策。

    知情人士对此解读,“调整的核心逻辑是决策层认为汽车业务已经相对成熟了,纯电产品也基本成型。李想需要腾出精力钻研AI。”李想曾在2024年12月的AI Talk里说,“我们不能做纯硬件公司,这样会错失很多的机会。”

    内部人士称,“智能汽车相关的业务在学华为的软硬件协同,而营销、价值传递,从去年开始,李想便号召公司上下向小米学习。现在还在学DeepSeek,主要是学习人家如何用小资源去创造大价值,如何用尽可能少的人、数量不多的卡做出这么好用的AI。”

    编辑部点评:从调整目的看,李想会更加投入到AI和智能硬件的研发创新,而理想总裁马东辉接管智能汽车战略,表明公司内部对这一领域的高度重视。

    此次理想汽车在战略层面的调整,实际是对未来汽车产业生态链的提前布局。李想号召跨行业在不同侧重点学习其他企业,是避免传统汽车产业的硬件思维,力图在智能汽车和AI领域快速突破,寻求更大创新空间。

    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未来的汽车产业不仅仅只是“车”的较量,更多是智能化、技术创新和运营效率的多重比拼。

    蔚来辟谣“裁员50%”

    2月19日晚间,蔚来汽车官方账号“蔚来小喇叭”在 蔚来APP内发布辟谣声明,针对网络上传播的“蔚来豪华车企裁员50%”不实传闻进行澄清,并且表示“法务部同事已经报警了,发造谣帖的兄弟,悠着点吧”。

    2025年以来,蔚来法务部官方微博动作频频,不仅发布多条《关于打击黑公关和网络水军的声明》, 还表示若发现任何网络账号出于获取流量或其他不法利益目的,对蔚来公司及旗下品牌蔚来、乐道和萤火虫进行侮辱、诽谤,或有组织地制造、传播恶意负面信息,均可向蔚来提供相关线索和证据。对于经核实后被认定为有效的线索或证据,蔚来将依据其重要性,对提供者给予1万—100万元不等的奖励。

    编辑部点评:虽然蔚来辟谣了裁员传闻,但它也确实面临挑战,比如竞争愈发激烈的高端市场,特斯拉等对手都很强劲;换电模式虽然方便用户,但建设和运营的成本控制同样关键;此外,蔚来还需尽快实现盈利,让投资者和消费者有信心。未来两年是蔚来关键时期,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高效运营能力的车企才能在“淘汰赛”中胜出。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公布2024年财报,自由现金流达到92亿欧元

    2月20日,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公布了2024财年业绩表现,并宣布了未来几年有关产品攻势和提升运营的计划。

    数据显示,2024年该公司的总收入为1456亿欧元,同比上年下滑4%;息税前净利润(EBIT)为136亿欧元,同比上年减少60.61亿欧元,下滑31%。

    对于2025年,奔驰保持谨慎的态度。奔驰表示,预计在2025年,奔驰乘用车和商务车销量均会略微下滑。奔驰还特别提到北京奔驰的销量可能会下降。由此,奔驰预计整个集团的营收、销售回报率都会略微下降。其中,营收预计下滑在2%-7.5% ,而息税前利润5%-15%。但是,奔驰集团整个研发会保持在高位。

    不过为了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奔驰制定了多达36款新产品的强大产品更新计划。其中2025年有4款新产品(3款油车,一款电车),在2026年则会有18款新车上市(油车8款,电车10款),2027年新车数量为14款(油车7款,电车7款)。其中,在高端豪华上,将会有10款油车和10款电车新产品上市;而在核心豪华产品群,则有4款油车,3款电车上市。在新生代豪华,合计有3款油车和4款电车上市。

    编辑部点评:在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时间节点,一众国际巨头均齐齐陷入营收下滑的僵局,即便强如梅赛德斯-奔驰也不例外。不过奔驰也没有吝啬对未来的投资,比如2024年奔驰乘用车研发支出为87亿欧元,主要用于对未来平台和科技的投资——特别是对MB.OS。

    全新CLA即将发布,这是奔驰电动化时代的最新产品,也决定着奔驰未来在电动化时代的走势。奔驰还会持续注重中国汽车市场,比如,投提高对在华的投资;充分利用在华的研发的团队的力量。

    “我也不想天真,我们完全了解市场面临着严峻的竞争,我们要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奔驰董事长康林松说。

    特斯拉准备在印度首次推出电动汽车

    2月21日,据外电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正在推进其全球扩张计划,特斯拉正准备进入印度市场。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已在印度城市新德里和孟买选定了两处展厅的地点,在孟买,特斯拉则选择了靠近该市机场的Bandra Kurla综合商业区的一处场地。消息人士还表示,特斯拉在新德里和孟买的展厅面积都将在5000平方英尺(合464.52平方米)左右,由特斯拉负责直接运营。

    在本周特斯拉还在印度发布了13个中级职位的招聘广告,其中包括一些门店和客户关系经理岗位。

    不过特斯拉的印度扩张之路也引起部分人士不满。比如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特朗普周二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如果特斯拉在印度建厂以避开该国的高额关税,那对美国来说不公平。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利用我们,他们通过关税来占我们的便宜……实际上,在印度,一辆汽车都卖不出去。”特朗普说。

    编辑部点评:尽管印度建厂之路一波三折,但马斯克并不甘心白白放弃印度——这个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59%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此前,特斯拉曾因高额关税等问题而对印度市场的进军持观望态度,但眼下政策的松动让这一计划似乎再度焕发活力。知情人士称,印度政府有望放宽对电动车进口的限制,可能将优惠关税政策下的进口电动车限额从800辆提升至或多达50000辆。

    这也给特斯拉进入印度市场打开一扇门。

    丰田发布新款氢燃料电池,续航里程提升20%

    据共同社报道,丰田汽车公司2月19日在东京的H2&FC EXPO(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博览会)展会上首次公开了新款氢燃料电池系统。新一代电池在耐久性、性能和成本控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其中,在性能上,燃料效率比前一代提高了1.2倍,这使得搭载该系统的车辆续航里程增加20%,为用户带来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丰田公司表示,这一成果是丰田在迈向氢能社会进程中的关键一步。

    不仅是乘用车,该系统的搭载对象还能扩大至需求有望增加的大型卡车等商用车。丰田计划自2026年起向日本、欧洲、北美、中国等市场投放。

    编辑部点评:此举是丰田对纯电路线的“迂回反击”——在电动车渗透率飙升的背景下,氢能被视为其巩固技术话语权的关键筹码。若丰田能成功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普及,将重塑新能源技术路线竞争格局。

    此外,丰田选择将新款电池进行全球同步推广,意图抢占全球氢能标准制定权,与中国的“氢能中长期规划”形成潜在竞合关系。

    宝马集团:大圆柱电池将于2026年在国内量产

    据宝马集团官微,其大圆柱电池即将随宝马新世代车型量产,第六代动力电池已在沈阳生产基地试生产,并开启了本土测试与验证,2026年国内量产。

    宝马称该电池包更薄、充电更快、续航更长,能量密度提升20%、续航提升30%、充电速度提升30%,配800V高压平台充10分钟跑300公里。此外,宝马还自研了“能量智控系统”,电池管理更智能、更安全。新电池包搭配励磁同步和异步电机新组合,号称能量损耗降低40%,整车效率提升20%。

    编辑部点评:宝马此举标志着豪华品牌在电动化领域的奋进之举。大圆柱电池的灵活适配性及其高集成度设计,可能重新定义动力电池的工业化标准。

    不过,大圆柱电池的制造工艺复杂度高,良率与成本控制仍是未知数。若宝马无法在2026年前解决规模化难题,可能错失市场窗口。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