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销量榜单速览

2025 年 1 月新能源 SUV 销量榜单已然出炉,这一榜单犹如汽车市场的 “晴雨表”,清晰展现出当下新能源 SUV 领域的激烈竞争态势与市场走向。
在紧凑型新能源 SUV 领域,吉利银河星舰 7 EM-i 以 20328 辆的销量成绩,强势登顶,成为 1 月的销量冠军,彰显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力量,旗下宋 PLUS 新能源和宋 Pro 新能源分别以 20138 台和 15698 台的销量紧随其后 ,其品牌实力不容小觑。此外,银河 E5、元 PLUS、银河 L7 等车型也在销量榜单上名列前茅,展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各车型之间销量差距并不悬殊,竞争可谓异常激烈。
将目光投向中型和中大型 SUV 市场,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角逐进入白热化阶段。智界 R7 以 2.30 万辆的销量成绩位居前列,展示出新势力品牌在技术创新和产品打造上的成果;问界 M9 销量也达到了 2.25 万辆,其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豪华的配置,在高端 SUV 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理想汽车旗下的 L6 和 L7 等产品同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中大型 SUV 领域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成为该细分市场的重要力量。而传统豪强如奥迪 Q5L 和奔驰 GLC,在新能源浪潮的冲击下,销量同比下滑均超过 20%,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急需在新能源领域加快布局和转型。
在大型 SUV 市场,“新旧势力对决” 的局面愈发显著。问界 M9 与理想 L9 合计销量已经超越了宝马 X5、奔驰 GLS 等传统豪华车型的总和,这一数据不仅体现出新能源大型 SUV 的崛起,也反映出消费者在大型 SUV 选择上,逐渐倾向于新能源车型,传统豪华品牌在该领域的统治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主品牌的崛起之路

从 1 月新能源 SUV 销量榜单中,一个显著的趋势便是自主品牌的全面崛起,在各细分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推动新能源 SUV 市场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紧凑型新能源 SUV 领域,自主品牌的优势尤为明显。吉利银河星舰 7 EM-i 以 20328 辆的销量成绩,强势登顶,成为 1 月的销量冠军。这款车依托吉利的 GEA 新能源专属架构,在安全、节能、空间、驾控、智能等方面树立了新标杆。特别是其搭载的新一代雷神 EM-i 超级电混,热效率高达 46.5%,百公里亏电油耗仅 3.75 升(CLTC 工况),再加上 9.98 - 13.28 万元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成功吸引了大量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 ,成为紧凑型 SUV 市场的一匹黑马。比亚迪宋 Pro 新能源以 15698 辆的销量位列第三,第二代宋 Pro DM-i 搭载了第五代 DM 技术,发动机热效率提升至 46.06%,EHS 电混系统综合工况效率达到 92%,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 1400 公里,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 3.79 升,再加上 11.28 - 14.28 万元的亲民价格,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此外,比亚迪宋 PLUS 新能源、银河 E5 等车型也表现出色,在销量榜单上名列前茅,展现出自主品牌在紧凑型新能源 SUV 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在中型和中大型 SUV 市场,自主品牌同样表现出色,逐渐打破了以往被豪华品牌垄断的局面。问界 M7 凭借华为的智能座舱和增程式技术,1 月销量达到 14001 辆,排名第四位;理想 L6 则凭借大空间、舒适的驾乘体验以及理想汽车对家庭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销量为 13990 辆,排名第五位;智界 R7 销量也达到 11622 辆,排名第八位 。这些自主品牌车型凭借先进的技术、出色的产品力和高性价比,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在中大型 SUV 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大型 SUV 市场,问界 M9 以 9976 辆的销量问鼎大型 SUV 销冠。问界 M9 集成了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多领域的先进技术,再加上豪华的配置和大气的外观设计,成为消费者在大型新能源 SUV 领域的热门选择 。其与理想 L9 合计销量已经超越了宝马 X5、奔驰 GLS 等传统豪华车型的总和,这一数据不仅体现出新能源大型 SUV 的崛起,也反映出自主品牌在大型 SUV 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传统豪华品牌在该领域的统治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品牌角度来看,1 月销量前 20 的车型中,自主品牌占据了 19 款车型。比亚迪凭借丰富的车型矩阵和成熟的新能源技术,在多个细分市场都有出色表现;吉利银河品牌异军突起,多款车型销量可观;理想、问界、智界等新势力品牌也在各自定位的市场站稳脚跟。自主品牌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多年来技术积累、创新研发和对市场需求精准把握的结果。在新能源技术、智能科技等方面的不断投入,使得自主品牌能够推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海外品牌的竞争困境

在新能源 SUV 市场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海外品牌的处境却显得有些尴尬,除了特斯拉 Model Y 仍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外,其他海外品牌在与自主品牌的竞争中,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特斯拉 Model Y 在 1 月销量达到 26721 辆,位居销量榜前列,成为海外品牌在新能源 SUV 市场的 “独苗”。Model Y 的成功,得益于其品牌在消费者心中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在三电技术和智能驾驶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其先进的技术和卓越的品质为 Model Y 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续航能力方面,Model Y 的长续航全驱版 CLTC 续航里程达 719 公里,能够满足消费者长途出行的需求 ,有效缓解了消费者的续航焦虑。Model Y 车内空间宽敞,后备箱容积大,后排座椅放倒后可扩展出超大的平整空间,满足装载大量物品的需求,在空间实用性上表现出色。在智能化配置方面,Model Y 搭载 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支持 OTA 远程软件升级,不断优化车辆的智能化水平,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智能和便捷的驾驶体验。此外,特斯拉中国还推出了多项购车优惠政策,如价格优惠、五年免息贷款方案等,进一步降低了购车门槛,使得 Model Y 更具性价比。
然而,除了特斯拉 Model Y 之外,其他海外品牌在新能源 SUV 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日产原本计划今年在俄亥俄州坎顿工厂开始电动汽车生产,现再次推迟至至少 2028 年,2022 年 2 月宣布的 5 亿美元投资计划也受影响。同时,取消在美国生产类似 Rogue Sport 尺寸小型电动 SUV 的计划,该车转至英国桑德兰工厂生产。在电动汽车市场,日产处境艰难,在美国市场,其份额降至 5.8%,过去五年下降 2.1%,去年仅售出 31000 多辆电动汽车,与本田等竞争对手存在差距,且 Ariya 面临特斯拉 Model Y 等畅销车型竞争,新一波电动 SUV 又加剧市场竞争。从全球范围看,对比比亚迪和特斯拉等领先企业,日产市场份额不断下滑,在竞争激烈的电动 SUV 市场处于劣势,亟需通过下一代电动汽车如即将推出的 LEAF 来扭转局面。
沃尔沃 EX30 这款纯电小型豪华 SUV 在海外市场获赞无数,但在国内却表现不佳,2024 年其销量仅为 1564 辆,远未达到预期。这一情况与其定价策略不无关系,以 20.08 万元的高起售价,EX30 显然无法与本土品牌和 smart 精灵 #1 等车型竞争。在新能源市场,消费者观念愈加成熟,对动力、空间、配置及口碑的要求不断提高,沃尔沃 EX30 未能适应这种迅速变化的消费趋势,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
德系纯电 SUV ID.4 CROZZ 同样面临着市场困境。2025 款 ID.4 CROZZ 在外观设计上,前脸的 ID.Light 光眸 LED 大灯组与贯穿式的灯带设计独具特色,车身线条流畅而富有力量感,整体造型兼具 SUV 的硬朗与都市车型的时尚感;内饰方面,搭载的 12.9 英寸全新大屏幕与智慧车机 5.0 系统,显示效果清晰,实用性强,还配置了 30 色的氛围灯,营造出浪漫温馨的车内环境;动力系统上也表现不俗,单电机后驱系统最大功率可达 125kW,双电机最大功率达到 250kW,CLTC 综合续航里程最高可达 601km,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领先地位,且价格较 2024 款车型大幅降低,从接近 20 万降至 14 万,性价比颇高。然而,尽管 ID.4 CROZZ 拥有诸多优势,却仍然未能获得应有的市场反响,在市场中表现得较为低调。
海外品牌在新能源 SUV 市场的竞争困境,主要源于其在新能源领域布局滞后,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相比之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产品布局和市场推广等方面更加积极主动,能够迅速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此外,自主品牌在性价比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能够以更亲民的价格提供丰富的配置和出色的性能,满足消费者对高性价比车型的需求。而海外品牌由于品牌溢价、成本控制等因素,导致其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在性价比上难以与自主品牌竞争。
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

在新能源 SUV 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技术创新无疑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从 1 月新能源 SUV 销量榜单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紧密联系。
零跑汽车在 2024 年的表现堪称亮眼,以 29.37 万辆的销量成绩,同比增长 129.5%,成为新势力车企中的佼佼者。其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技术创新与市场定位的精准结合。零跑汽车坚持全域自研,在三电技术、智能驾驶等核心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其自研的全球首款可变架构 “盘古” 电驱系统,成本较外采降低 40%,为产品的高性价比奠定了基础 。在电池技术方面,零跑 C10 车型搭载了新一代 CTC 2.0 底盘一体化技术,不仅使得续航提升 10%,生产成本也下降了 15% ,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零跑汽车还通过技术下沉策略,精准定位 15 - 20 万元主流市场,满足了家庭首购刚需。旗下 C 系列车型全系标配高通 8155 芯片 + L2 级智驾,实现了 “B 级车体验、A 级车价格” ,在配置上实现了越级。在渠道布局上,零跑汽车采用 “直营 + 合伙人” 的创新混合模式,2024 年县级网点覆盖率成功达到 70%,单店运营成本仅仅是蔚来的三分之一,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通过这些举措,零跑汽车在 2024 年县域市场的销量占比高达 45%,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 18%,成功开拓了下沉市场。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在电池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和持续创新,为其产品赢得了市场优势。比亚迪的 “刀片电池” 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认可,其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在此基础上,比亚迪不断推进电池技术的研发,如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进展备受关注。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强的安全性、更长的循环寿命以及更广泛的环境适应性等优势,有望成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重要方向。比亚迪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为其未来产品的升级换代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将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安全性的更高要求。
理想汽车则凭借对家用市场的精准定位和技术创新,在新能源 SUV 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理想汽车以 “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 为使命,旗下车型从理想 L6 到理想 MEGA,覆盖了 25 万至 55 万的价格区间,针对不同家庭用户群体,满足了多元化的用车需求。例如,理想 L6 作为家庭五座豪华 SUV,专为年轻一代家庭用户打造,以时尚外观和卓越性能,成为年轻家庭的首选;理想 L9 作为家庭六座旗舰 SUV,以顶级配置和舒适性,为二孩家庭带来奢华用车体验。在技术方面,理想汽车采用增程 + 高压纯电双动力类型布局,解决了消费者的续航焦虑问题,同时不断提升智能驾驶、智能空间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增强了品牌的用户粘性 。
从这些成功案例可以看出,技术创新与满足市场需求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性能、品质和智能化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消费者对新能源 SUV 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出行功能,而是更加注重车辆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智能化配置、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只有那些能够精准把握市场需求,通过技术创新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中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取得良好的销售成绩。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趋势

展望未来,新能源 SUV 市场有望延续当前的发展态势,在技术创新、性价比提升和市场定位细化等方面实现进一步突破。
在技术创新方面,电池技术将继续朝着高能量密度、快速充电和长寿命的方向发展。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有望取得实质性突破,为新能源 SUV 带来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短的充电时间,彻底解决消费者的续航焦虑问题。智能驾驶技术也将不断升级,从目前的 L2、L3 级辅助驾驶向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迈进,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功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安全的驾驶体验。
性价比提升将成为新能源 SUV 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新能源 SUV 的成本将逐渐降低,价格也将更加亲民。同时,车企将不断优化产品配置,提高车辆的性能和品质,以更高的性价比吸引消费者。
市场定位将进一步细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除了家庭用户市场,新能源 SUV 将在公务用车、商务用车等领域拓展市场份额。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车企将推出更加多样化的车型,如运动型 SUV、豪华型 SUV、经济型 SUV 等,满足消费者在外观设计、内饰配置、动力性能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新能源 SUV 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我们期待着更多创新技术的应用和优秀产品的推出,为消费者带来更加绿色、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你对新能源 SUV 未来发展的看法和期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