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任贤齐南京吃罚单,牵出南京20年禁摩史,全国摩友都怒了

    任贤齐在南京骑摩托车被开罚单一事,让南京的禁摩政策进入大众视野。作为一个摩托车爱好者,任贤齐这次在南京的遭遇,就像一颗小石子,激起了舆论的千层浪。其实,南京的禁摩历史,那可是相当漫长和复杂。

    南京的禁摩之路,最早能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摩托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迅速走进了千家万户。在南京,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摩托车穿梭的身影,那场面,热闹非凡。不过,随着摩托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也接踵而至。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道路安全,南京开始对摩托车的上牌数量进行限制,试图从源头上控制摩托车的增长速度。

    到了2007年,南京的禁摩政策进一步升级。市政府发布通告,规定悬挂外市号牌和本市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县和高淳县号牌的两轮摩托车、轻便摩托车,不得在本市长江以南绕城公路以内(含南京长江大桥)的区域行驶。这就相当于在南京的主城区画了一个大大的“禁摩圈”,把很多摩托车都挡在了外面。

    到了2024年3月,南京江宁区又对部分路段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摩托车限行措施。这次限行主要针对排量在250cc(不含250cc)以上的普通两轮摩托车,限行区域包括红石榴路、207县道、板龙路等路段,而且限行时间是全天。而这些被限行的路段,原本是南京摩友们非常喜欢的跑山胜地,比如龙尚和黄龙岘 ,这下可让摩友们郁闷坏了。

    面对南京的禁摩政策,群众的反应也是各不相同。对于一些普通市民来说,他们觉得禁摩能够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而且摩托车的噪音和尾气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禁摩对改善城市环境有好处,所以他们对禁摩政策表示支持。

    但是对于摩托车爱好者和一些依赖摩托车出行的人来说,禁摩政策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他们觉得摩托车是一种灵活、便捷的交通工具,在城市中穿梭自如,停车也方便,而且摩托车文化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现在被限制行驶,让他们感到非常无奈和不满。一些摩友甚至在网上发起了联名上书,希望政府能够重新考虑禁摩政策,或者出台一些更加合理的管理措施。

    再来看看其他摩托车比较多的城市,它们的政策又是怎样的呢?重庆,作为中国的“摩都”,摩托车保有量和出口量都位居全国第一。重庆不禁摩,除了有牌证、戴头盔、限两人、靠右行这些基本规定外,还设有摩托专用免费停车位,也会限制摩托车进入一些危险路段。重庆对摩托车开放包容的态度,不仅衍生出了独特的摩托文化,每年举办“摩博会”,还让摩托制造业成为了一大支柱产业。

    北京和天津,外环线内的摩托车限制逐渐放宽,只要证件齐全就可以上路;河北的廊坊、丹东、赤峰等地已经解禁了摩托车;山东的济南、青岛也解除了摩托车禁令。这些城市解禁摩托车后,不仅缓解了交通拥堵,还为市民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出行选择。

    随着公安部“放、管、服”便民举措的不断推进,摩托车“一证通办”政策简化了登记上牌流程,也为各大城市的摩托车解禁提供了契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南京的禁摩政策是否也会有所改变呢?这不仅是南京摩友们关心的问题,也是全国摩友们都在关注的事情。希望未来南京能够在交通管理和市民出行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摩托车在城市中也能有一片合理的生存空间 。

    次阅读
    1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