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重磅!特朗普25%汽车关税落定,全球供应链遭“暴击”

    政策突袭,4月2日关税大棒蓄势待发


    2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一项重磅计划,将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详细细则将于4月2日正式公布。这一举措延续了其“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理念,旨在迫使贸易伙伴实现所谓的“对等开放”。然而,这一政策一旦实施,全球汽车产业链无疑将遭受一场深度动荡。


    此次关税政策的覆盖范围极为广泛,不仅针对整车,半导体和药品也极有可能被纳入征税清单,这无疑进一步扩大了对产业链的冲击范围。特朗普宣称,欧盟对美国汽车征收10%的关税,而美国对欧盟汽车仅征收2.5%的关税,同时指责北美盟友“滥用免税条款”。他试图凭借这一高额关税倒逼全球贸易规则重新构建。


    北美盟友深陷“生死劫”,供应链危在旦夕


    美国汽车产业高度依赖北美一体化供应链体系,墨西哥和加拿大作为核心零部件供应国,此次恐怕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墨西哥的汽车出口命脉正面临被扼制的危机。2024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了221万辆乘用车,占其总出口量的80%。一旦关税政策实施,墨西哥依托《美加墨协议》(USMCA)所建立的免税优势将瞬间消失殆尽。墨西哥境内拥有35个整车工厂,其中还包括特斯拉超级工厂,年产能接近500万辆,超过半数都是供应美国市场。


    加拿大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对美出口占比高达55%,在2024年为加拿大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100亿加元。在25%的高额关税之下,众多企业或将被迫暂停生产,行业利润将全部蒸发。加拿大林马公司直言:“在这样的税率下,根本无法想象还能有利润,供应链随时可能崩溃。”


    美国本土车企陷入“双输困局”


    尽管特朗普声称该政策是为了保护美国本土产业,但美国车企却集体表示反对。


    一方面,关税将导致原材料成本大幅飙升,例如钢铁、铝材等价格上涨,进而使得终端售价提高。据福特、通用等车企估算,新车价格可能会上涨2000美元,这无疑将抑制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导致市场萎缩。


    另一方面,美国汽车零部件进口中,墨西哥占比42.3%,加拿大占比13.7%。关税的实施将造成零部件短缺,美国本土工厂甚至可能被迫停工,供应链的反噬效应将十分严重。


    全球产业链重构,为“政治豪赌”买单


    从短期来看,美国消费者将不得不承担商品涨价的压力,而车企的利润空间也将被大幅压缩。加拿大的供应商可能会通过法律诉讼以及成本分摊等方式来寻求生存。


    从长期视角分析,跨国车企或许会加速向墨西哥、东南亚等地转移产能。然而,USMCA协议将于2026年进行审查,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决策陷入僵局。


    此外,欧盟、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已明确表达反对态度,加拿大也发出警告将采取报复措施,全球贸易体系的裂痕正在不断加深。


    风暴中探寻生存法则


    在这场行业风暴中,车企们也在积极探寻生存之道。部分车企可能会被迫在美国本土扩建工厂,以实现供应链本地化,从而降低对进口零部件的依赖,但这一过程面临着高昂的成本和较长的建设周期等难题。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正在积极游说政府,争取豁免USMCA框架内产品的关税。同时,车企也在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转向电动化与轻量化设计,以此降低对传统零部件的依赖。


    特朗普的25%汽车关税政策,犹如一把高悬的双刃剑。短期内,它或许能成为政治博弈的筹码,但从长期来看,却极有可能割裂北美产业链,使全球汽车业陷入“失序竞争”的困境。当贸易保护主义干扰产业发展的正常逻辑时,这场博弈注定没有赢家。消费者将为高价商品买单,企业不得不采取“断臂求生”的策略,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根基也正遭受着严重的冲击。

    次阅读
    23评论
    7赞同
    收藏
    分享
    23评论
    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