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车市“王炸”开局:全民智驾时代真的来了吗?》
#2025车市 #全民智驾 #智驾平权 #长安汽车 #比亚迪 #智能驾驶
----
2025年,车市开局即“王炸”!两大车企巨头长安汽车和比亚迪接连扔出重磅“核弹”,让整个行业为之震动。2月9日晚间,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2.0”计划,宣布从今年开始不再开发非数智化新产品。紧接着,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天神之眼”,并将智驾“卷”入7万元级。这是否意味着全民智驾时代真的要来了?
01 瞄准智驾,车企“神仙打架”

从2022年特斯拉降价引发价格战以来,“拼价格”一直是车市的主旋律。然而,随着电动化浪潮的推进,价格战的走向也在悄然改变。2023年,比亚迪凭借“油电同价”策略冲击燃油车市场,而到了2025年,比亚迪再次提出“全民智驾”,将价格战推向了新的高度。
“全民智驾”本质上是“加配不加价”的新形式。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技术矩阵覆盖了从7万元到20万元的广泛价格区间,即使是入门级车型也能享受原本需要额外付费的高级智驾服务。长安汽车则宣布未来三年的新车将全系标配智驾接口,推动高阶智驾“下沉”至更多性价比车型。
小鹏汽车也不甘示弱,通过“五年0息0首付”的金融政策,进一步打破高阶智能驾驶的价格壁垒。华为、吉利等企业也纷纷宣布智能化战略,让全民智驾的氛围愈发浓厚。
02 从“0到1”转而追求“1到多”
“智驾平权”看似“炸裂”,但“加配不加价”的成本如何覆盖?清华大学汽车系张抗抗博士指出,中国智能驾驶产业链和人才供给已经相当成熟,系统成本迅速降低,智驾系统正逐渐成为像发动机一样的标配。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预测,2025年将成为全民智驾的元年,未来2~3年,高阶智驾将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随着智驾的普及,车企需要不断优化体验、提高安全水平,并覆盖更多长尾场景。

然而,智驾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智驾交通事故的责任承担成为一个全新课题,而车企在追求软件算法提升的同时,可能会忽略硬件的耐碰撞能力。
03 供应链、成本与安全的多维挑战
智驾的普及对车企的供应链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车企需要大量传感器、芯片和电子控制单元,供应链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车企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研发,如何合理控制成本成为一大挑战。
此外,智驾系统的安全性也备受关注。顾剑民指出,智驾系统并非百分百安全,车企在降低成本时可能会导致硬件降级,从而影响自动驾驶功能的稳定性。
04 有智驾未必活,没智驾一定死
深蓝汽车总裁邓承浩曾说:“智驾不是选择题,是未来出行的必答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报告显示,高阶智驾正向10万~20万元的主流价格区间普及,预计到2025年底,乘用车NOA渗透率将达到20%。
在智驾成为竞争基线的背景下,车企若无法推动城市NOA快速上车,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不过,头部车企的“卷”并不意味着其他品牌没有机会。例如,华为和小鹏凭借技术差异化优势,依然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张抗抗认为,2025年将是车市竞争最激烈的一年,车企需要提前求变,如缩减业务、减少车型,以应对加速的淘汰赛。

----
网友热评
1. @未来已来:全民智驾时代真的要来了!以前觉得智能驾驶是豪车的专属,现在连10万以下的车都能享受,这波操作太给力了!
2. @车市观察者:比亚迪和长安的操作太猛了!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价格战的新高度。其他车企压力山大啊!
3. @安全第一:智驾普及是好事,但安全不能忽视。希望车企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别忘了车辆的耐碰撞能力。
4. @科技迷弟:华为、小鹏、比亚迪……这波智驾大战太精彩了!2025年的车市,真是“卷”出了新高度!
5. @行业老兵:智驾平权是趋势,但车企也要注意供应链和成本的平衡。不然,技术再好,成本失控也难以为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