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这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激烈洗牌的关键节点,消费者买车时面临的选择越发复杂。有一些车型,从外观看上去光鲜亮丽,实则暗藏着不少风险,堪称“人买我推荐,真买我不买”的典型代表。接下来,我将从市场前景、技术隐患、品牌稳定性等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三款大家需要谨慎避坑的车型,帮你在购车时成功避开雷区。
一、哪吒汽车:新势力泡沫下的“定时炸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理由
设计十分前卫,智能化配置丰富,乍一看性价比还挺高。
不买理由
品牌存在生存危机,售后毫无保障,市场认可度也在断崖式下跌。
作为新势力车企中的一员,哪吒汽车过去凭借低价策略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但最近,它可是陷入了重重危机之中:
品牌信任崩塌:CEO张勇离职、官网崩溃、股权冻结等负面消息一个接一个,市场对它的前景非常不看好。
售后体系崩溃:现在哪吒汽车的门店冷冷清清,销售人员也在不断流失。要是这个品牌退市了,车主可就惨了,会面临“三无困境”,也就是没有售后、没有质保、没有配件供应。看看威马的例子就知道,这种风险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技术迭代滞后:哪吒汽车既缺乏核心技术,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它那些智能化功能很多都只是噱头,实际体验和头部品牌比起来,差距特别明显。
对比分析
同样采取低价策略的比亚迪秦PLUS,和哪吒汽车就很不一样。比亚迪有传统车企的供应链和资金兜底,它依靠成熟的DM-i技术,还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售后体系非常稳定。可哪吒汽车呢,就像“空中楼阁”,随时都有可能倒塌。
二、马自达EZ6:合资品牌的“换壳陷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理由
有全球化车型背书,设计延续了马自达的魂动美学。
不买理由
技术照搬、定价虚高,性价比低到令人发指。
马自达EZ6虽然定位是新能源车型,但实际上就是深蓝SL03的“换壳版”:
技术无创新:和深蓝SL03在同一个平台生产,三电系统、底盘调校几乎一模一样,却打着“全球化”的旗号抬高售价,价格比深蓝SL03高出将近2万元。
市场定位尴尬:如今国产新能源车,像极氪007、比亚迪汉这些,把合资品牌打得节节败退。消费者肯定更愿意选择技术领先、价格透明的本土车型。
品牌号召力下滑:马自达在国内的销量一直往下走,燃油车时代积累的光环,在新能源领域根本延续不下去,售后网络也在不断收缩。
对比分析
深蓝SL03起售价才16万,马自达EZ6定价却超过18万,可两者的性能参数完全一样。与其花冤枉钱为“马自达标”买单,还不如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国产竞品,比如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问界M5,或者续航更强的比亚迪海豹。
三、极石01:伪需求下的“鸡肋创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理由
车内厨房概念很新颖,还主打越野家用双标签。
不买理由
实用性太差,销量十分惨淡,品牌存在感几乎为零。
极石01想通过“车内厨房”和“越野家用”这两个标签,开辟出一个细分市场,结果却成了市场的笑料:
创新脱离实际:车内厨房的设计听起来很颠覆,但实际使用场景少之又少。餐厨系统占了不少空间,反倒让乘坐舒适性大打折扣。
定位混乱:作为家用SUV却过度强调越野性能,导致底盘调校不伦不类。在越野场景下,小电池增程系统续航不足,到了冬天性能衰减还特别严重。
品牌边缘化:极石01月销量只有三位数,直营店也特别少。要是消费者想维权,那可太难了。相比之下,像理想L6或坦克500 Hi4-T这些传统品牌的车型,更值得信赖。
对比分析
理想L6采用增程式技术,综合续航能达到1390公里,销量在细分市场一直稳居榜首。而极石01纯电续航只有240公里,品牌知名度又低,用户买了之后,很可能要面对保值率暴跌的问题。
总结:购车需回归本质,警惕“伪需求”与“伪创新”
2025年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拼配置”,变成了“拼体系力”。上面提到的这三款车,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品牌稳定性不足(比如哪吒汽车),大家买车还是选择像比亚迪、吉利这些有传统车企背书的品牌更靠谱。
技术含金量低(比如马自达EZ6),优先考虑有华为、小米等跨界巨头技术赋能的车型。
伪需求营销(比如极石01),买车还是要回归实际用车场景,选择经过市场验证、成熟可靠的车型。
大家一定要记住:买车可不是买期货,买的是服务与信任。在现在这个行业大洗牌的阶段,只有选择技术扎实、品牌稳健、售后无忧的车型,才能避免被当成“韭菜”收割。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