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比亚迪 “天神之眼” 发布会:智驾平权还是营销“新战术”?


    2025 年 2 月 10 日,比亚迪举办 “天神之眼开创全民智驾时代” 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技术 “天神之眼”,首发 21 款车型,覆盖 7 - 20 万级市场。消息一出,汽车圈瞬间炸开了锅,有人欢呼智驾平权时代的到来,也有人质疑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比亚迪此举究竟是真心推动智驾普及,还是另有深意?

    下半场的冲锋号角

    在 2023 年的比亚迪技术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提出 “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如今上半场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e 平台 3.0 等技术,在电动化领域取得了耀眼成绩,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但王传福深知,智能化才是未来汽车竞争的制高点。

    在智能化领域,比亚迪早有布局,从智能网联系统 DiLink 到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DiPilot 。此次发布的 “天神之眼” 智驾系统,更是比亚迪智能化战略的关键一步。它分为三个版本,分别应用于仰望、腾势和比亚迪品牌,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其中,天神之眼 C 更是搭载在 7 万元级别的车型上,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体验到高阶智驾的魅力。

    价格战与配置战的破局之道

    比亚迪打响“价格战”

    回顾 2024 年,汽车市场陷入了激烈的 “价格战”。特斯拉率先降价,引发了市场的连锁反应,众多车企纷纷跟进。比亚迪也不例外,旗下多款车型进行了限时优惠和置换补贴。价格战虽然能在短期内刺激销量,但也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并非长久之计。

    覆盖全级别车型的智驾“配置战”

    进入 2025 年,汽车市场又迎来了 “配置战”。随着汽车智能化进程的加速,智驾能力已成为衡量车企技术实力的核心指标。当车辆的基础配置逐渐趋同,智驾技术的高低,便成为了产品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比亚迪发布 “天神之眼” 智驾系统,正是在这场配置战中打出的一张王炸。

    智驾系统作为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已然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量因素。比亚迪将高阶智驾系统下放到 7 - 20 万级市场,这一举措无疑给竞争对手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压力。

    一方面,对于那些在智驾技术研发上投入不足、技术储备不够深厚的品牌而言,比亚迪的快速布局让他们陷入追赶困境,短时间内难以拿出同等水平的智驾系统下放到中低端车型,导致产品竞争力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比亚迪此举拉高了消费者对中低端车型智驾配置的预期,使得其他品牌在面对消费者对智驾配置的高要求时,若不跟进则可能失去市场份额,而若仓促跟进,又面临技术不成熟、成本难以控制等难题。当其他品牌还在为是否将智驾系统搭载在中低端车型上犹豫不决时,比亚迪已经率先实现了智驾的普及,这无疑是对竞争对手的一次降维打击。

    提振销量的营销秘诀?

    比亚迪的这波操作,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营销。发布会当天,比亚迪股价盘中涨停,收盘时市值达 9050 亿元。市场对其智能化战略的认可,直接反映在了股价上。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智驾系统的搭载无疑增加了产品的吸引力。在 20 万以下的市场,此前高阶智驾一直是稀缺配置,比亚迪的 “天神之眼” 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了更高级的驾驶体验,满足了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需求。

    从品牌形象的角度来看,比亚迪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天神之眼” 的发布进一步强化了其技术领先的品牌形象。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形象的塑造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比亚迪在智驾技术上的实力。为了打造 “天神之眼”,比亚迪投入了超过 2000 人的研发团队,自建整车智驾实验中心。其高快领航 1000km 以上 0 接管、AEB 功能在 100km/h 下可稳定刹停、代客泊车成功率高达 99%,这些数据都证明了其技术的可靠性。

    比亚迪 “天神之眼” 发布会,既是智驾平权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一场成功的营销。它不仅推动了智驾技术的普及,也为比亚迪在 2025 年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未来,随着智驾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比亚迪能带来更多的惊喜,也期待整个汽车行业能迎来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时代。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