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正进入淘汰赛的关键阶段,许多面临生存压力的汽车企业开始寻求合作,甚至是曾经依赖合资品牌的央企也在考虑合并重组,以增强规模效益和提升经营效率。

汽车央企被指在筹谋合并重组(资料图)
东风汽车集团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旗下多家上市公司近日同时发布公告,称母公司正在与其他国有企业进行重组规划,可能导致间接控股股东的变化,但实际控制人不会发生改变。这一消息被视为汽车央企整合的序幕。
目前国内三大汽车央企分别为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和长安汽车。由于一汽集团未发布类似公告,业内普遍认为此次重组主要涉及东风集团与长安汽车。
近两年,吉利、长城、上汽等多家民企及地方国企已开始内部品牌整合和供应链优化,而东风与长安的整合则标志着汽车行业内企业间兼并的开端。
市场消息指出,重组后,东风与长安及兵装旗下的其他汽车业务将合并形成全新汽车集团,知名品牌将保留,但东风和长安这两大集团将不复存在。根据2024年的数据,东风汽车集团和长安汽车的总销量分别为248万辆和268.3万辆,合并后将形成年销量超过500万辆的汽车巨头,超越比亚迪,成为国内最大汽车集团。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两家公司深度重组的消息并不感到意外,但认为这一决策的来临显得突如其来。有媒体报道,此次重组的决策将在一个月内完成。
今年1月,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林庆苗在发布会上指出,国资委将通过重组整合中央企业,深入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并强调要向前瞻性新兴产业集中。汽车行业也因此成为国资并购重组热潮中的重要一环。
为铺垫此次重组,三大央企高层已进行人事调动。现任东风汽车集团董事、总经理周治平在三大汽车央企均有任职经历,并对长安汽车业务较为熟悉。去年7月,一汽集团副总经理陈彬曾在东风汽车集团任职。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升任兵装集团副总经理,这或为他在重组后加入新汽车集团做准备。
有分析认为,一汽在东风和长安整合后,可能会再度加入,但资深分析师梅松林指出,三家央企同时合并的难度较高,国资委或采用分步推进的方式以减少难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李颜伟指出,一汽位于东北,承担区域振兴的任务,且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销量依然稳健,具备独立发展的能力。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中,未能及时调整的传统汽车企业面临市场份额的急剧缩减。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去年两会上明确指出,三大央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仍显不足,未能与特斯拉及比亚迪竞争。
东风集团和长安汽车的2024半年报显示,盈利能力明显下滑。东风集团的归母净利润仅为6.84亿元,同比接近“腰斩”;而长安汽车的利润同比下滑六成,降至28.32亿元。

2024年9月16日,在德国汉诺威国际交通运输博览会媒体预展上,人们在东风汽车展区参观E-STAR V7商用车(记者 任鹏飞 摄/新华社)
梅松林表示,过去这两家汽车央企在合资品牌的支持下,曾在稳定的燃油车市场中占据前列,但在新能源汽车的新竞争环境中,销量和利润都遭遇了挑战。
“深度整合将放大两家央企的规模优势,降低成本并提升经营效率。”梅松林说,两家央企互补性强,能够在内部选择最优的平台、供应链和研发人员,充分利用优质资源。
商汤绝影CFO、前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补充称,两家合并可能集中优势资源,解决企业发展核心问题,避免重复投资和内部竞争带来的损耗,更好地与比亚迪、吉利等规模更大的民企竞争。
考虑到国资委在专业化重组方面的决心,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东风集团与长安汽车的重组不单是简单的股权交换,而是会在内部进行深入融合。
然而,鉴于此前缺乏大规模汽车央企合并的经验,东风集团和长安汽车在重组过程中将面临诸多挑战。历史上,顺利完成大规模企业合并的成功案例寥寥无几。
虽然三大央企曾在业务层面合作,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例如,2019年三家央企与阿里巴巴等公司共同成立了网约车平台T3出行,但未能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
梅松林认为,东风与长安合并的最大挑战在于优化组织结构,如何在众多定位相似的品牌、供应商、工厂和经销商中选出最佳方案,并妥善处理人员安置问题,将是重中之重。
东风集团旗下自主乘用车品牌包括猛士、岚图、奕派等;长安汽车则拥有启源、深蓝和阿维塔品牌。两家企业在高端新能源车市场中均与华为合作,竞争尤为激烈。
在多年的独立发展中,两大汽车公司已形成完备的供应链体系,涉及动力、电池和底盘等领域。如何理清两大集团的业务,达成协同发展目标,将是合并后的关键任务。
张君毅表示,合并后,东风集团和长安汽车的上市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可能因业务重叠面临同业竞争的问题,若处理不当,将面临监管机构的问询或处罚。
部分观点认为,东风集团在行政级别上高于长安汽车,因此在重组后的领导班子中可能占据主导地位。但在需要整合的自主品牌业务上,长安汽车的表现优于东风集团。
根据李颜伟的数据,2024年长安汽车的自主品牌占总销量的78%,而东风集团主要依靠合资品牌,其自主品牌销量占比不足20%。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上,长安汽车的占比已超过40%,东风集团则为22%。
“东风和长安的重组有望弥补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型上的短板,但市场对东风集团在自主品牌发展中的战略规划及执行力提出了担忧。”李颜伟表示。
股市的反应也反映了这种担忧。东风系企业的股价在重组消息发布后迅速涨停,而长安汽车的股价则在短暂上涨后回落,表现平平。
此外,东风集团和长安汽车各自的问题尚未解决,整合可能会增加管理复杂性,导致资源分散和内耗。新企业需要一位具有魄力和决断力的领导者来理顺旧有问题。
李颜伟指出,新企业的核心在于明确产品方向和自身的竞争优势,并建立一套开放且兼容的人才管理机制,以摆脱竞争劣势。
梅松林推测,如果东风和长安能够顺利完成新企业的组织架构梳理,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业务层面的整合则需要更长时间的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东风与长安的重组成功,将在行业内产生示范效应,促使更多企业寻求重组。在当前行业面临的淘汰赛中,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压缩,规模化发展成为企业壮大的关键一步。

2月9日,长安汽车正式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
麦肯锡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市场的集中度逐步提高,2024年销量超过60万辆的品牌数量从2020年的11个增至13个,显示出市场份额正通过吸收弱势品牌而实现集中。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公开表示,未来三年内,70%的品牌可能面临“关停并转”。
对此,东风汽车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尚无进一步信息,重组将依照集团统一步骤进行。长安汽车则表示,以公告为主。
源自:界面新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