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自动驻车等红灯:省力还是毁车?工程师揭秘三大隐藏风险

    在现代汽车琳琅满目的配置中,自动驻车功能凭借其便利性,成为众多车主的心头好。等红灯时,只需轻轻一按,便可解放双脚,无需再长时间踩着刹车,看似轻松又惬意。但你是否想过,这一功能在带来便利的同时,是否也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风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自动驻车功能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当车辆停下时,它能自动锁住车轮,驾驶员无需长时间踩住刹车踏板。再次前行时,轻踩油门,刹车便会自动解除。以 2024 款广汽丰田凌尚(图片|配置|询价)为例,它标配了自动驻车、上坡辅助以及 L2 级辅助驾驶等功能 。在日常驾驶中,这些配置确实为驾驶者提供了诸多便利。比如在频繁启停的城市路况下,自动驻车功能让驾驶员在等红灯时得以放松双脚,缓解驾驶疲劳。

    然而,频繁使用自动驻车功能等红灯,真的毫无弊端吗?从车企技术文档以及工程师的专业角度来看,并非如此。其中最显著的问题,便是对变速箱的损耗。当车辆处于 D 挡,且自动驻车启动时,变速箱实际上仍处于半联动状态。发动机的动力虽然没有完全传递到车轮,但变速箱内部的零部件依然在承受一定的负荷。如果等红灯时间较短,比如 30 秒以内,这种半联动状态对车辆的影响或许不大。但要是红灯时间较长,超过 30 秒甚至更久,变速箱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就会加剧内部零件的磨损,影响其使用寿命。

    曾有一位资深汽车维修师傅分享过他的经验:他遇到过不少车辆,由于车主长期在等红灯时使用自动驻车且挂 D 挡,导致变速箱过早出现故障。拆开变速箱检查后发现,内部的摩擦片磨损严重,一些齿轮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这充分说明,频繁启停对变速箱的损耗不容小觑。

    除了对变速箱的影响,自动驻车功能还存在其他潜在风险。在湿滑路面上,若驾驶员急停急走,频繁地启动和解除自动驻车,很可能导致车轮打滑,车辆失去控制,从而增加碰撞的风险。另外,部分车主在使用自动驻车时,容易养成未确认自动驻车是否生效就离开车辆的习惯,这无疑是一颗 “定时炸弹”,车辆随时可能意外移动,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回到我们最初的争议点,厂商在宣传自动驻车功能时,往往着重强调其便利性,却很少提及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成本增加。除了前文提到的变速箱损耗,频繁使用自动驻车还可能导致制动系统的额外磨损。因为每次自动驻车的启动和解除,制动系统都在频繁工作,这无疑会缩短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后期的维修更换成本也会相应提高。

    对于广大车主而言,在享受自动驻车带来的便利时,也需保持理性。如果等红灯时间较短,使用自动驻车且挂 D 挡并无大碍;但要是红灯时间较长,建议将挡位切换至 N 挡,这样能有效减轻变速箱的负担。同时,无论何时,都要养成确认自动驻车生效以及车辆处于安全状态的好习惯。

    自动驻车功能并非十全十美,在省力的背后,确实隐藏着一些可能毁车的风险。只有正确了解并合理使用这一功能,才能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我们的爱车。大家在使用自动驻车功能时,都遇到过哪些问题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觉得文章有用的话,别忘了点赞、转发哦!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