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神之眼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将引发智驾平权革命
2025年2月11日
在2025年2月10日举办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比亚迪正式推出“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并且宣称其全系车型都将搭载这一技术,涵盖从百万级的仰望U8到10万元以下的海鸥(图片|配置|询价)车型。这一行动不但意味着比亚迪完成了从电动化到智能化的战略转型,更是凭借“技术普惠”重塑行业规则,在中国汽车行业掀起新一轮的智能化革命。

技术突破:无图NOA重塑智驾逻辑
“天神之眼”的关键在于其无图NOA(Navigate on Autopilot)技术。借助端到端大模型架构,融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摄像头等多传感器的感知能力,该系统不再依赖高精度地图,达成“有路就能开”的全域覆盖能力。这一技术路线解决了传统智驾对地图数据过度依赖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城市复杂路况的适配成本。比亚迪表示,依靠超400万辆智能驾驶车辆所积累的数据,系统能够通过自研算法和车云协同持续优化,实现“越用越智能”的迭代效率。
市场冲击:智驾配置率提升,价格壁垒崩塌
比亚迪的“智驾平权”战略直接对行业定价体系产生冲击。根据发布会消息,2025年比亚迪全系车型将标配智驾功能:
- 高端车型(如仰望U8):搭载DiPilot600系统,配备3颗激光雷达,支持无图城市领航和易四方泊车;
- 入门车型(如海鸥):标配代客泊车和无图高快领航功能,价格维持在10万元以下。
方正证券预计,2025年比亚迪智驾车型的销量将超过320万辆,其中激光雷达配置率从不足1%跃升至14%,智能驾驶域控制器覆盖率突破70%。这种规模化应用将促使供应链成本下降,加速行业技术的下沉。
产业链重构:万亿市场争夺拉开帷幕

天神之眼的量产直接引发智能驾驶产业链的爆发:
- 芯片与域控:英伟达Orin - X芯片(用于高端车型)、地平线J系列(用于入门车型)成为核心算力载体,德赛西威、比亚迪电子主导域控制器集成;
- 传感器:速腾聚创、禾赛科技竞争激光雷达订单,联创电子车载摄像头需求猛增;
- 执行系统:伯特利线控底盘订单量预计同比增长300%。
资本市场反应强烈,发布会后比亚迪市值单日暴涨822亿元,速腾聚创、联创电子等概念股连续涨停。
行业格局:从单点竞争到生态博弈
比亚迪的智能化转型正在改写竞争规则:
1. 技术话语权的争夺:凭借全栈自研的璇玑架构,比亚迪打破“车企沦为硬件代工厂”的行业担忧,与华为、小鹏形成技术路线上的差异化竞争;
2. 数据护城河:427万辆的年销量构建的数据生态,使其在算法训练效率方面占据优势;
3. 开放合作范式:与华为乾崑智驾在方程豹豹8车型上的深度合作,展现出“自研 + 生态”的双线战略。
深远影响:推动L3级自动驾驶的落地
比亚迪同时公布了DiPilot1000/2000平台的研发计划,目标是在2025年内实现L3级“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贯通。结合其已经获得的L3级测试牌照,天神之眼或许会成为首个在量产车上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系统。行业分析师指出,比亚迪的规模化应用将大幅降低L3级技术的验证成本,推动法规和基础设施配套的加速发展。
结语
天神之眼的推出不只是比亚迪的技术宣告,更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电动化领先到智能化主导的关键转变。当智驾技术突破价格限制进入大众市场,一场涉及技术、供应链、商业模式的全面变革已经开启。在这场变革中,比亚迪正试图复制其在电动化时代的成功模式——用规模定义标准,以普惠重塑行业。
注:文中数据及观点综合自比亚迪官方发布会、方正证券研报及行业访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