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王传福预言成真?2025年起无智驾车型将成“古董”

    做不了头像做不了头像
    做不了02-11

    一、智驾元年开启:王传福的“少数派”宣言
    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董事长王传福抛出一枚“重磅炸弹”:“未来2-3年,没有智驾的车将成为少数派!”这一宣言迅速引爆行业,被媒体称为“新能源汽车史上最具颠覆性的预言”。

    王传福以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类比智驾的普及趋势:“到2025年,智驾将成为购车首要考量,就像安全带一样不可或缺。” 他更直言,今年起比亚迪全系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覆盖10万元以上全系标配,10万以下多数搭载,直接打破“智驾=高价”的行业定式。


    二、比亚迪的底气:三大“全球最大”撑腰
    为何比亚迪敢喊出“全民智驾”?王传福亮出三大王牌:

    1. 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累计处理超千亿公里驾驶数据,支撑算法快速迭代。
    2. 全球最大研发团队:超5000名智驾工程师,月薪支出高达10亿元,投入规模碾压同行。
    3. 全球最大新能源产能:2025年预计交付超500万辆,规模化摊薄智驾成本。

    此外,比亚迪计划投入千亿元研发资金,聚焦生成式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目标直指“智电融合”的终极形态。


    三、战略落地:21款新车齐发,智驾卷到10万级
    发布会当晚,比亚迪一口气推出21款搭载“天神之眼”的智驾版新车,覆盖汉、唐、秦等多个系列,甚至将高阶智驾下探至10万元级海鸥(图片|配置|询价)车型。这一动作被业内视为“掀桌子式竞争”——友商刚将智驾门槛拉低至15万元,比亚迪直接腰斩价格线。

    王传福强调:“智驾不是营销噱头,必须从真实场景出发。” 以自动泊车为例,比亚迪通过超百万次复杂车位测试,实现“一键停进8%极限坡度车位”的实用性功能。这与部分车企“堆砌参数、忽视体验”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


    四、行业变局:洗牌加速,谁将出局?
    王传福的预言背后,是比亚迪对行业趋势的精准预判:

    • 政策驱动:国务院“十四五”规划明确,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率需达20%,而智能网联系统搭载率将超80%。
    • 用户认知:调查显示,2025年消费者购车时,智驾功能权重已超越续航里程。
    • 技术拐点:IDC预测,2025年中国自动驾驶出货量将达1344万台,比亚迪的规模化落地或推动这一进程提前。

    有分析师指出,比亚迪的“智驾普惠”战略可能加速中小车企淘汰。正如王传福所言:“打不好电动化地基,就建不起智能化高楼。”


    五、争议与未来:无人驾驶≠智能驾驶
    值得注意的是,王传福划清“智能驾驶”与“无人驾驶”的界限:“无人驾驶法规和技术均不成熟,现阶段是伪命题。” 比亚迪选择聚焦L2+/L3级辅助驾驶,通过整车智能架构提升主动安全,例如利用电池大数据预判碰撞风险,提前收紧安全带。

    这场发布会也留下悬念:华为余承东同日呛声“境界不同”,小鹏、宝骏等品牌如何接招?智驾赛道已从技术战升级为生态战,而王传福的“千亿豪赌”,或将成为中国汽车智能化的里程碑。


    结语
    从“电池大王”到“智驾推手”,王传福再次站在行业变革潮头。当10万元级车型也能享受高阶智驾,这场由比亚迪引爆的科技平权运动,正将“少数派”预言加速照进现实。或许用不了3年,不带智驾功能的汽车,真会成为博物馆里的“古董”。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