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第 1 周(2 月 4 日 - 2 月 11 日),汽车行业风云变幻,一系列政策、企业动态、销量数据和技术突破,都在重塑行业格局。
政策风向:关税与补贴双管齐下
2 月 4 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大排量汽车及皮卡加征 10% 关税 ,这一举措主要影响福特、通用等美系品牌,以及部分在美生产的德系车型,如宝马 X5、奔驰 GLS 等,它们在华售价竞争力将受到冲击。美系品牌首当其冲,部分德系车型因供应链布局面临成本上升压力。
另一边,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于 2 月 8 日确认,2024 年实施的汽车报废更新、置换补贴政策将延续至 2025 年,补贴标准保持不变,最高可达 2 万元。行业预计该政策能拉动约 410 万辆增量,零售额增加超 5800 亿元。
企业动向:建厂、改名、拼智能
丰田宣布将在上海金山区独资成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计划 2027 年投产,借助长三角产业链优势,加速电动化布局,未来国产化车型价格竞争力有望显著提升。
奥迪全球车型取消奇偶数命名方式,改为 “字母 + 数字” 组合,如 A6、A8 ,并通过后缀区分动力类型,如 e-tron、TFSI 。首款采用新规的内燃机版奥迪 A6,将于 3 月 4 日亮相。
特斯拉与小鹏在智能化赛道上激烈角逐。特斯拉 Model 3 推出限时保险赠送及五年免息政策,加速市场渗透。小鹏汽车宣布 2026 年量产车型将采用 RTI Connext Drive 通信架构,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
销量洗牌与价格战升级
2 月 5 日 - 11 日新势力销量排名洗牌,小米以 0.44 万辆跻身前三,小鹏以 0.34 万辆超越理想的 0.47 万辆 ,零跑、蔚来分列第四、五名。小米 SU7 新增锁单破 1.1 万台,交付周期最长超半年;小鹏新增订单 8000 台,产能转化率提升。
春节后首周,吉利、荣威、广汽丰田等传统车企密集推出购车优惠,叠加新势力五年免息政策,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技术突破:固态电池与自动驾驶
宁德时代获 “掺杂型卤化物固态电解质” 专利授权,提升电解质电导率与稳定性,巩固其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壁垒。
自动驾驶竞赛加速,英伟达 CEO 黄仁勋称 “自动驾驶时代已至”,特斯拉 FSD 系统计划一季度落地中国;理想汽车李想提出 “高级别自动驾驶是决赛圈”。
国际合作与新车发布
Stellantis 与零跑深化合作,计划利用 Stellantis 全球 10 万渠道网点加速零跑车型出海,应对欧盟关税压力。
法拉利在传统车企利润普遍下滑背景下,2024 年业绩超预期,首款纯电车型年内推出,成为其转型关键。
2025 年开年,汽车行业在政策刺激、技术迭代与价格战交织中加速分化。新势力格局重塑,智能化与电动化门槛持续提升,市场进入 “淘汰赛” 阶段。未来一周,补贴政策效果、小米 YU7 上市及特斯拉 FSD 落地进展值得重点关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