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万级中大型SUV市场的技术突围?
作为长安深蓝品牌首款大型增程式SUV,其定位精准对标理想L9(图片|配置|询价)、问界M9等高端车型,却在定价策略上可能低于对标车型,会使该车会在正式上市前话题不断。该车已于2月9日晚间发布。
本文将从设计语言、动力架构、智能化配置,市场策略四大维度,深入剖析这款“技术旗舰”的核心竞争力。

一、设计语言:突破创新不足
外观设计:延续“共生美学”理念,封闭式前脸搭配分体式星环灯组,尾部采用三段式贯穿LED光源,侧面的高腰线与隐藏门把手设计(风阻系数低至0.28Cd)兼顾科技感与空气动力学效率。
该车长宽高分别来到了5230x1999x1800,长度方面只比L9,M9短13-25mm, 宽度方面只比L9,M9窄2-3mm,可以忽略不计,主要还是要看最终的内部空间呈现情况,这很考验整车设计与工程的配合。
之前在网上被质疑抄袭L9外观,但官方已澄清特别强调其设计源自红点奖团队,与理想L9的相似性仅是“高端SUV共性表达”。整体来看,侧面的痕迹确实很重,只有尾部有深蓝家族式的表达,但不多。另外特别是前脸部分,跟其他品牌的同质化比较严重,没有有效的突出深蓝家族的设计特点,因此把这车的定位就相应的拉低了。

吉利银河星舰7EMI(9.98万起)

深蓝S09(34.9万起?)
以上对比,不看说明,谁能分清谁是谁,设计师们请多点原创,少点相似。
内饰方面跟目前市面上同级别的车大同小异,该有的都有,豪华感的营造也是比较的到位,但是中控台左右空调出风口的设计稍显突兀,破坏了内饰的整体感。

六座的设计,主要还是面对二胎家庭用户日常用车,引入了创新性的可移动的中岛设计,在日常使用上有部分痛点场景可以覆盖到,比如整车边侧空间狭小,主副驾需要从对向侧下车场景。但是这也可能导致如下隐患:
1. 可移动的中岛,需要使用明装导轨,在日常使用中难免会有垃圾,杂物掉入轨道中,可能会导致中岛卡滞和变形。
2. 因为是可移动设计,岛台在随着整车使用时间的增加,是否会导致松动和异响的增加?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深程混动2.0:效能革新与成本控制的平衡术
深蓝S09搭载的新蓝鲸HE1.5T超高压直喷混动专用发动机(型号JL469ZQ1),最大功率110kW,配合宁德时代专属增程电池组,构成了深蓝超级增程2.0技术的核心。相比理想L9的1.5T四缸增程器(113kW),其功率差距仅3kW。硬件动力上的差异并不大,只能看硬件的耐久性和软件标定策略哪款车更优秀了。


动力布局上,深蓝S09提供后驱(单电机231kW)与四驱(双电机362kW)两种版本,纯电续航分别为170km和180km,综合续航突破1000km,这一数据在同级中属于第一梯队。


三、华为乾崑ADS 3.0:智驾能力的越级对标
深蓝整体的智能化突破主要体现在与华为的深度合作上,新款S09也不例外:
智驾系统覆盖:根据发布信息应该会全系配备华为乾崑ADS 3.0,集成192线激光雷达与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实现城市NCA、代客泊车等全场景功能。
鸿蒙座舱差异化:虽然整车未采用华为途灵底盘,但鸿蒙车机系统通过定制化开发,与长安自研SDA架构深度适配,支持多端无缝流转与场景化交互。

四、市场策略:技术普惠与品牌向上的协同效应
深蓝S09的定价策略(预计主销车型35万元)直击理想L9(45.98万元)与问界M9(46.98万元)的价格真空带,同时依托长安规模化制造能力实现降本。其目标用户画像清晰:
家庭用户:6座布局+零重力座椅+中岛移动+多联大屏设计,满足多孩家庭出行需求。
技术偏好者:华为智驾+鸿蒙生态的组合,吸引对智能化敏感的年轻群体。
成本敏感型消费者:相比竞品,深蓝S09的售后维保成本预计降低20%-30%(受益于长安渠道体系)。
总的来说,大型SUV这个细分市场,长时间被问界M9,理想L9两分天下。深蓝S09的推出,意图通过相同技术路线,相同尺寸配置,华为智驾的加持,三分天下。但是在大型SUV领域,整体的销量池处于边缘水平,并不是性价比高,销量就高,这一部分人群更看中的还是品牌溢价及品牌认同度。
所以S09除了价格方面,可以说毫无优势,特别是对位上问界M09这个同门师兄,让我们拭目以待该车正式上市后的销量数据。
欢迎点赞+关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