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兰达起售价跌破10万元,奥迪A6L直降12万!”2025年新春伊始,汽车市场掀起近五年最猛价格战。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30家车企加入“一口价”促销混战,涵盖豪华、合资、自主及新能源品牌,降价幅度最高突破10万元。珠海某广汽丰田4S店销售顾问吴刚透露:“每天咨询量翻了三倍,连库存车都被抢空!”这场由春节购车潮引爆的厮杀,究竟暗藏哪些行业变局?消费者又该如何“捡漏”?

价格战全景:豪华车降幅破10万,合资自主策略分化
- 豪华品牌“以价换量” :BBA(奔驰、宝马、奥迪)率先打响降价第一枪。奥迪A6L部分车型优惠达12万元,宝马5系综合让利超10万,奔驰E级(图片|配置|询价)推出“新春礼包+置换补贴”组合拳,终端价逼近30万元区间。
- 合资品牌“保份额” :广汽丰田锋兰达起售价跌破10万,本田CR-V限时直降4万,大众速腾推出“购置税全免+终身保养”政策。相比之下,自主品牌更侧重“技术增值”,如吉利星越L赠送高阶智驾包,哈弗H6升级混动系统并降价1.5万。

新能源搅局:技术迭代倒逼降价潮
特斯拉Model 3后驱版降价至22.99万元,比亚迪汉EV冠军版直降3万,蔚来ES6升级8295芯片后价格不升反降2万元。业内人士分析:“800V高压平台、城市NOA等技术普及,导致老款车型库存压力激增,降价清仓已成必然。”

消费者攻略:三大陷阱需警惕
- “一口价”未必真低价:部分车企将配置拆分销售,低配车型看似降价,实则需加价选装核心功能。
- 金融方案藏猫腻:0息贷款可能附加高额手续费,需对比全款与分期总成本。
- 保值率风险:大幅降价车型二手残值可能缩水,购车前可参考第三方保值率榜单。

行业透视:价格战背后是产能过剩与技术革命
2024年国内乘用车产能利用率仅58%,供需失衡加剧价格内卷。同时,智能电动车技术迭代周期缩短至12个月,车企被迫“以价换量”回笼研发资金。专家预测:“2025年将是淘汰赛元年,二三线品牌或加速出局。”
“您认为哪家车企的优惠最吸引人?是否会趁低价‘抄底’购车?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