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特斯拉慌了!中国车企发布“10分钟快充”电池,终结续航焦虑?

    哈皮哈影视头像哈皮哈影视头像
    哈皮哈影视02-10

    最近,多家中国车企纷纷退出 “10 分钟快充” 电池技术,宣称充电 10 分钟就能跑 400 公里!这速度,简直比加油还迅速!特斯拉见了恐怕都得 “心里一颤”!难道 “续航焦虑” 真的要成为过去式了?

    “军备竞赛” 白热化:10 分钟快充成标配?各大车企 “争分夺秒”!


    要说当下新能源汽车领域哪种技术最热门,那必然是 “快充”!各大车企为了解决用户的 “充电焦虑”,可谓是各显神通。这不,最近 “10 分钟快充” 已然成了各家宣传的重点。

    • 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行业的佼佼者,宁德时代早已宣称研发出新产品,能实现 10 分钟充电跑 400 公里。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还在钻研充电 5 - 7 分钟就能跑 400 公里的 “黑科技”!这速度,仿佛火箭般迅猛。
    • 欣旺达:这家企业也毫不逊色,推出了 “闪充电池”,号称充电 10 分钟就能从 20% 充到 80% 电量,而且还能助力电动汽车续航达到 1000 公里!如此续航里程,着实令人惊叹。
    • 巨湾技研:这家公司更是语出惊人,称其研发的电池最大充电速度是普通电池的 6 倍以上,充电 7.5 分钟就能从 0% 充到 80%!这速度,快得超乎想象。
    • 小鹏汽车:小鹏 G6 已配备 800V 高电压平台及高倍率快充电池,10% - 80% 补能最快只需 19 分钟,并且充电 10 分钟,就能补充续航 300 公里。

    除了这些知名企业,理想、深蓝、腾势、智己、岚图、阿维塔等车企也纷纷推出支持快充的新车型。看来,这 “10 分钟快充” 真的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准配置。

    “速度与激情” 背后:材料、热管理、系统设计,缺一不可!


    这 “10 分钟快充” 可不是简单的营销噱头,它背后需要强大的技术作为支撑。电池快充能力的提升,是电池材料、系统设计、热管理等多个维度共同发力的结果。

    • 电池材料:电池的快充能力取决于电芯负极快速嵌锂能力、电解液导电率等。所以,各大电池企业都在积极探索新型电池材料,比如高镍正极、硅基负极、新型电解液等等。
    • 热管理:快速充电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热,就会影响电池性能和安全。因此,优秀的热管理系统是实现快充的关键。
    • 系统设计:高电压平台是实现快充的重要基础。通过提高电压,可以降低电流,从而减少能量损耗,提高充电速度。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采用高镍正极 + 硅基负极材料体系,实现三元版系统能量密度 255Wh/kg,支持 5 分钟快速热启动及 10min 充电 80%。蜂巢能源的龙鳞甲电池,在正极材料上采用前驱体定向生长的精密控制技术,负极材料采用液相包覆技术,电解液采用含硫添加剂 / 锂盐添加剂等低阻抗添加剂体系,隔膜采用高孔隙陶瓷膜,实现了快充与安全的平衡。

    固态电池 “横空出世”:续航、安全 “双 Buff”,剑指未来!


    虽然目前的快充技术已经相当出色,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比如能量密度不够高、安全性有待提升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大电池企业都在积极研发新一代电池技术 —— 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因其固态电解质可以有效阻止锂枝晶的形成,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于传统的液态电池,固态电池不仅安全性更高,而且能量密度也有望大幅提升,能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

    太蓝新能源就宣布取得了全固态电池的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世界上能量密度最高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据悉,这款电池的单体容量达到了 120Ah,实测的能量密度更是高达 720Wh/kg!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续航焦虑” 终结?还需跨越 “三座大山”!

    虽然 “10 分钟快充” 和固态电池的前景一片光明,但要真正终结 “续航焦虑”,还需要跨越 “三座大山”:

    1. 技术成熟度:目前的快充技术和固态电池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完善,以确保安全、可靠且高效。
    1. 基础设施建设:快充站数量仍然不足,且分布不均衡,尤其是在偏远地区。
    1. 成本问题:快充电池和固态电池的成本都比较高,这会增加电动汽车的售价,降低其普及程度。

    中国动力电池 “狂飙”:弯道超车,引领全球!

    总的来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凭借电池技术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让我国新能源汽车能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随着全球电动化和绿色能源转型加速,中国正通过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和安全性提升等多方面努力,高质量推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不断挖掘新应用场景的市场潜力。

    在我看来,中国有机会引领这一转型,为汽车产业创造一个更可持续、更具创新性的未来。

    各位读者,你们对 10 分钟快充有什么看法?你们觉得我们什么时候能彻底告别续航焦虑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们的想法!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就点个赞、留个言并分享出去吧,让更多人关注中国电池产业的发展!

    次阅读
    13评论
    10赞同
    收藏
    分享
    13评论
    10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