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汽车“断臂”事件持续发酵,引发轩然大波。

1月30日,在淮安盱眙乡村公路,限速20km/h路段,一辆小米汽车却以约70km/h速度狂飙。车主驾驶操作不当,致使车辆高速冲击凹坑,瞬间,右后轮胎率先遭殃,因承受不住巨大冲击力当场爆胎。强大的冲击力并未就此消散,顺着轮胎传递到轮圈,又冲向摆臂。正常情况下,面对如此冲击力,轮圈应出现严重变形,可这辆小米汽车的轮圈只是轻微擦伤,内侧无明显磕碰痕迹,着实令人费解。摆臂却因受力过载,最终断裂,右后悬架损坏,空气弹簧滑出,整个右后侧悬架几乎“瘫痪”。

事故发生后,11点19分车主线上反馈,小米400客服代报保险并安排拖车。保险勘测员要求驾驶员酒精检测,却遭拒绝,车主最终放弃保险索赔,自行承担损失并签订《放弃赔偿声明》。驾驶员为何拒检?是害怕酒驾被查,还是另有隐情?这一拒绝,让事件走向更加扑朔迷离。

2月9日,小米公司紧急发文澄清,坚称不存在“断轴”,是外力导致。2月6日,门店和工程团队实地考察,从车辆痕迹判断是爆胎冲击力引发摆臂断裂。事发后,小米积极与用户沟通,给出维修方案,用户却并不买账。

小米此举,表面是维护品牌形象,毕竟新入局汽车市场,口碑关乎生死。但也有人质疑,这是不是急于撇清产品质量问题,避免影响后续销量?车主坚持质量问题,又不愿做第三方检测,也让人怀疑,是不是想借舆论施压,获取更多利益?
这起事件,到底是超速驾驶的“锅”,还是小米汽车质量不过关?双方各执一词,真相愈发模糊,也引发网友激烈争论,大家怎么看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