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通过精准的战略定位、技术自研与成本控制、渠道扩张及国际合作等多维度发力实现的。

一、精准的市场定位与产品策略
- 聚焦主流价格区间
零跑主攻10万-20万元的大众市场,覆盖了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最高的价格段。这一区间既避开了与特斯拉、蔚来等高端品牌的直接竞争,又通过“高配置+低价格”的性价比策略吸引理性消费群体。例如,零跑C16以15.58万元的起售价提供激光雷达、高通SA8295P芯片等高端配置,被用户称为“半价理想”,成功抢占家庭用户市场。 - 产品矩阵优化与爆款逻辑
零跑通过C系列(C11、C10、C16)构建了清晰的SUV产品矩阵,2024年C系列销量占比达77%,其中C11年销量超8.4万辆,成为核心增长引擎。通过平台化设计(零部件通用化率88%)和快速迭代,零跑实现了“款款皆爆款”的规模化效应。
二、全域自研与极致的成本控制
- 技术垂直整合
零跑采用“全域自研”策略,自研自产整车60%以上的核心零部件(如电驱系统、智能座舱、底盘等),显著降低供应链成本。例如,自研的LEAP 3.0平台通过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减少零部件数量并提升生产效率。2024年,零跑毛利率从0.48%提升至13%,成本控制能力接近比亚迪。 - 研发高效性与费用管控
相比蔚来、小鹏的高研发投入,零跑以更低的研发费用实现更高销量。2023年其研发费用为19.2亿元(仅为小鹏的36%),但2024年销量达29.37万辆,研发投入产出比行业领先13。
三、渠道扩张与销售模式创新
- 经销商网络快速铺开
零跑采用“1+N”经销商模式(1个区域中心店支持多个展示店),2024年销售网点从560家增至860家,覆盖城市新增34个,渠道下沉助力销量翻倍。与依赖自营渠道的“蔚小理”相比,经销商模式更利于快速占领市场。 - 海外市场布局
通过与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合作,零跑借助其分销网络进入欧洲13个国家,2024年海外销售网点达400家。高毛利的海外市场进一步打开了利润空间。
四、战略定力与行业趋势的契合
- 增程与纯电双线并行
零跑在增程市场快速跟进,C11增程版以14.98万元起售价填补市场空白,2024年增程车型占比提升至40%以上,精准捕捉用户对“无续航焦虑”的需求1013。 - 规模效应与盈利临界点
2024年零跑销量达29.37万辆,同比增长104%,规模效应摊薄固定成本。根据行业规律,新能源车企需达到月销3-4万辆才能盈利,零跑在四季度月均销量超4万辆,提前跨越盈亏拐点。
五、未来挑战与隐忧
尽管零跑已实现盈利,但其品牌认知度仍弱于头部新势力,且高端化进程面临压力。2025年,随着深蓝、吉利等品牌在10万-20万元市场推出“类理想”车型,竞争将更加激烈。此外,零跑仍需在智能驾驶等领域加速追赶,其自研的端到端大模型智驾系统预计2025年落地,能否达到第一梯队水平仍是关键考验。
零跑的成功是“技术+成本+规模”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全域自研降低成本、聚焦主流市场打造爆款、快速扩张渠道抢占份额。其路径与比亚迪的垂直整合策略高度相似,但同时也面临品牌升级与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未来,零跑能否在“决赛圈”中持续领跑,取决于其技术迭代速度和全球化布局的深化8。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