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6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星睿AI大模型与国内AI独角兽DeepSeek完成技术栈深度融合。这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突破已从感知层延伸至认知决策层,一场围绕车载人工智能的生态位争夺战正在加速升级。

技术底座重构
此次融合的核心在于星睿大模型的2000余个车载控制接口与DeepSeek-R1认知引擎的深度耦合。据内部技术文档显示,双方联合开发团队通过知识蒸馏技术,将DeepSeek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10^23级参数模型压缩至车规级芯片可承载的规模,同时实现意图识别准确率98.7%、指令响应延迟低于150ms的关键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该系统已通过汽车行业最高功能安全等级ASIL-D认证,其多模态交互模块可同步处理视觉、语音、触觉等7类传感器数据流。一位参与项目的工程师透露,该系统已具备跨域控制能力,可联动动力系统、座舱环境、智驾模块实现场景化自适应调节。
战略布局纵深
在宣布技术突破的同时,吉利旗下高端品牌深蓝汽车释放重磅信息:即将上市的全新旗舰SUV深蓝S09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系统。这意味吉利系首次引入外部智驾解决方案,与自研的星睿大模型形成「感知-决策」双引擎架构。
此举折射出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的特殊竞争态势——头部车企正通过「自主+结盟」双轨策略构建技术护城河。吉利与华为的联手,不仅可共享双方在激光雷达、高精地图领域的专利池,更可能重塑智能汽车供应链格局。数据显示,华为ADS系统目前已搭载于8个汽车品牌16款车型,其生态扩张速度远超Mobileye等传统Tier1供应商。
行业观察
- 技术路线之争:吉利-DeepSeek的认知决策模型与华为ADS的感知系统结合,实质上构建了「中国版FSD」技术路径,这与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形成差异化竞争。
- 供应链变局:传统Tier1企业需警惕车企自研大模型引发的供应链短路风险,部分ECU控制模块可能被直接整合进域控制器。
- 资本博弈:二级市场数据显示,公告发布当日吉利汽车港股涨幅超5%,而自动驾驶概念股出现明显分化,算法类企业股价承压。
监管维度
欧盟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已启动对此次技术融合的合规性审查,重点关注数据跨境流动和算法可解释性问题。此前,奔驰DRIVE PILOT系统因不符合欧盟AI法案的透明度要求,导致其在欧交付计划推迟三个月。吉利方面回应称,其认知系统已建立决策追溯机制,所有算法变更均留有数字存证。
未来展望
据接近工信部的消息人士透露,我国或于2024年Q2发布《汽车人工智能系统安全评估指南》,此举将进一步加速行业洗牌。当前,包括小鹏、理想在内的新势力车企均已加大认知大模型研发投入,而比亚迪则选择与商汤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在这场智能化军备竞赛中,技术路线的选择将直接决定企业未来十年的市场站位。吉利此次技术突破不仅关乎单个企业的战略布局,更可能成为改写中国汽车产业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变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