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势力车企还在为"月销破万"欢呼时,零跑汽车已悄然跨过生死线——2023年四季度实现单季盈利,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盈利的造车新势力。这不仅比原计划提前一年,更在新能源补贴退坡、行业洗牌加速的背景下,验证了其独特的生存法则。
一、车圈"优衣库"的底层密码:把大众化做成竞争力
在杭州钱塘江畔的零跑总部,工程师出身的创始人朱江明始终保持着"理工男"的务实基因。当其他车企沉迷于激光雷达军备竞赛时,零跑选择聚焦15-20万级市场,像优衣库打造基础款那样打磨产品内核。其C系列SUV家族全系标配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Leapmotor OS智能座舱,却将价格控制在同级燃油车水平。这种"饱和式配置"策略背后,是全域自研带来的底气:电子零部件自制率超60%,整车成本较竞品低15%。正如丰田通过精益生产改写汽车业规则,零跑用垂直整合构建起成本护城河,当2024年产能突破20万辆时,规模效应更让边际成本持续摊薄。

二、拒绝标签化:走出"小理想"的独立路径
尽管常被称作"小理想",零跑却走出了差异化的生存之道。不同于理想专注家庭场景,零跑C11(图片|配置|询价)增程版以285km纯电续航解决里程焦虑,同时保持18万级亲民定价;当行业陷入"纯电VS增程"之争时,其"可油可电"的灵活架构已覆盖85%用户需求。更关键的是全球化布局:首批T03车型登陆欧洲即斩获万辆订单,慕尼黑车展期间与Stellantis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战术,让零跑在海外市场找到新增量。

三、新能源时代的"丰田模式"启示录
零跑的盈利密码,本质是回归制造业本质。创始人坚持"毛利率不超过5%"的底线,用家电制造思维造车:中央集成式电子架构将控制器数量减少1/3,自研电驱系统实现重量减轻30%。这种"抠成本"不是降质,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价值重构。就像优衣库用HEATTECH保暖内衣颠覆服装业,零跑用"高配平价"重塑新能源价值标准——当行业陷入配置内卷,它用全域自研+精准卡位证明:大众化市场才是新势力的终极战场。

此刻,零跑新春推出的"国家补贴+万元红包"组合拳,恰是这种战略的延续。但比短期促销更重要的是,它验证了一条可持续的盈利路径:不做颠覆者,而是当好新能源普及者。当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这种"慢即是快"的务实哲学,或许正是穿越周期的关键钥匙。#零跑凭啥成为第二家盈利新势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