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徐美慧
编辑 / 黄大路
设计 / 柴文静
来源 / 日经新闻、AP、AOL、The Detroit News、Automotive News
近日,日产汽车公开披露,将在全球裁员9000人。其中,超7成裁员指标落在生产部门,涉及约6700个工作岗位。
日产汽车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 Uchida)早前便坦率承认,面对全球市场风云变幻,日产对全球变化,包括市场偏好和原材料成本飙升等情况,反应不够迅速和灵活。他对媒体表态:“我非常严肃地对待这种情况。日产将重组业务,使其更精简、更具韧性。”
在变革的十字路口,日产这一汽车巨头正在寻求自救之路。
01
超七成裁员指向生产一线
据日本媒体报道,作为业务重组的一部分,日产汽车正安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9000人,其中70%以上,即约6700个工作岗位将分配给生产部门。
据消息人士透露,其余约2300个职位将被裁减为行政职位。不过,生产和行政部门的比例在未来的讨论中可能会发生变化。
共同社此前报道称,日产汽车全球裁员9000人的计划也包括日本国内员工。
此外,目前63人的董事体制也将在4月缩小,以简化管理层级,加速决策流程,缩短新车和发动机的研发周期。

据了解,内田诚也主动减薪50%,以示对公司当前困境负责,其他一些高管也将自愿减薪。
去年11月,由于美国和中国市场销售低迷导致日产汽车业绩恶化,日产宣布计划到2026财年削减9000个工作岗位,并将产能削减20%。
根据2024年3月底数据,日产汽车全球有13.358万名员工,日本国内员工约占总体的45%,北美约占30%,亚洲约占13%,欧洲约占7%。此次9000人的裁员计划,约占总员工的7%。
此外,日产曾计划在2024财年将固定成本削减3000亿日元,可变成本削减1000亿日元。这些措施包括在全球裁减职位,并缩减20%的产能,即约100万辆汽车。
02
日产的市场困境
日产汽车面临大幅提高营业利润的巨大压力。
根据日产汽车财报,2024年上半财年(2024年4月至2024年9月),日产汽车的营收为59842亿日元,同比微降1%;营业利润为329亿日元,同比大跌90%;净利润仅为192亿日元,同比暴跌94%。
这迫使该公司将其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的营业利润预期下调至1500亿日元(约9.5亿美元),比2023财年大降了74%。

同时,日产深受北美和中国两大关键市场销售低迷的困扰。
市场表现方面,从日产销量结构来看,北美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41%,其中美国市场占30%,为日产汽车全球最大单一市场,而中国市场占21%,日本市场占12%,欧洲市场占10%,其它市场占16%。
由于成本上升,尤其是在美国市场,2024年第一财季日产汽车在北美市场销量为32.3万辆,同比下滑1.7%,其中美国市场销量为23.7万辆,同比下滑3.1%。尽管在广告和促销上投入不少,日产在美国的销量依然受到了冲击。
据Automotive News报道,2024年上半年,日产经销商的平均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0%,降至近15年来的最低水平。日产电动汽车的销售也受到影响,因为这些车型不符合美国政府为在北美生产的汽车提供的7500美元税收抵免政策。
中国市场中,2024年日产销量为69.7万辆,同比下滑12.2%,跌至2008年以来的低位。
鉴于来自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日产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不断下滑,且该公司在生产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方面进展缓慢,相比纯汽油车型,这类汽车需求正旺。
03
应对危机的N种方式
为扭转不利局面,日产开启全面转型。
在生产端,除大规模裁员外,还计划削减20%的产能,约100万辆汽车的产量将受影响,部分工厂或减产、关闭,生产线和设备也将迎重大调整。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产汽车公司计划缩减子公司工厂的产量,作为重组国内业务的一部分。其中,位于神奈川县平塚市的湘南工厂预计将裁员数百人,该工厂由其子公司日产车体株式会社运营。
日产汽车将于11月左右停止生产目前在湘南工厂生产的厢式货车。1月初,日产汽车已将这一计划通知其业务合作伙伴。近年来,由于厢式货车的销量落后于丰田汽车公司的竞争对手,销量有所下降。
据了解,该工厂年产能为15万辆,目前生产AD厢式货车和NV200 Vanette两款车型。日产还将考虑削减NV200 Vanette的产量。
此外,日产还决定出售其作为合作伙伴的三菱汽车的部分股份。日产目前持有三菱汽车发行在外总股份(不含自持股)的34.07%,并将向三菱汽车出售最多1.49亿股,即占发行在外总股份的10.02%。
04
为与本田合并铺路
日产此次大规模裁员,与和本田的经营合并计划紧密相连。
去年12月,本田、日产和三菱汽车三方签署谅解备忘录,本田与日产正式开启合并谈判,三菱汽车也在探讨参与合并事宜。若此次业务整合最终成行,新成立的汽车集团年销量预计将超过800万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集团。

本田社长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明确指出,日产汽车必须构建坚实的财务基础,到2026财年,日产汽车年营业利润至少需增加两倍,双方的合并计划才有可能成功落地。
而这次日产的“瘦身”,想必也是为了打消本田对日产重振经营的疑虑。
此外,据路透社1月23日消息,消息人士称三菱汽车考虑不加入日产与本田的合并计划。三位匿名消息人士称,三菱汽车计划在继续与两家公司保持合作关系的同时维持上市状态。
此前,日产和本田表示合并有望打造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年产量达740万辆,日产持有24%股份且为最大股东的三菱汽车,原本预计本月决定是否参与合并。
三菱汽车在声明中称报道并非基于公司公布信息,目前正考虑各种可能性,方向尚未确定。据日本媒体报道称,三菱汽车考虑不加入合并计划是担心自身规模小难以对联合控股公司管理决策产生影响,且目前将维持现有架构,专注于扩大其在东南亚市场的份额。
据了解,日产和本田的目标是在2025年6月左右完成谈判,并在2026年8月前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届时两家公司的股票将退市。
不得不说,在变革浪潮中,日产的转型与整合之路,着实充满挑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