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电动车续航里程“缩水”的问题也来了。这可愁坏了好多车主,出门一趟,心里七上八下,生怕没电“趴窝”。好消息是,工信部出手了!2026年起的新规,或许能解决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新规到底说了啥?

简单来说,新规对电动车的“能耗”和“低温续航”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前,续航多少,厂家说了算;以后,得拿出真本事来证明! 新国标电耗值的85%将作为目标值,低于目标值,积分越高,奖励越多;高于新国标,积分减半,惩罚力度不小。这意味着,想多拿积分,就得在省电方面下功夫。

更关键的是低温续航!在零下7℃左右的环境下测试,低温续航达成率高于65%,积分直接乘以1.2,低于65%则积分不变。 这意味着啥? 冬天续航能力强,才能得到更多积分,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直接逼着厂家提升电池技术,改进热管理系统,比如推广使用热泵空调等等。

车企们,压力山大!

这新规一出,对车企来说,可真是“压力山大”啊!尤其是那些技术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估计得加紧研发,不然,积分少,日子就不好过。 大厂肯定也在摩拳擦掌,准备在技术上领先一步,继续巩固自己的地位。 这竞争,可真是越来越激烈了!

消费者能得到什么好处?

对咱们消费者来说,这可是个大好消息!首先,冬天续航里程焦虑,有望大大缓解,不用再担心电动车“半路抛锚”了。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动车的价格或许也会更亲民。最后,用车体验也会更好,更稳定。

不过,也有一些潜在挑战。有些厂家可能会“曲线救国”,用一些“小技巧”来应付考核,咱们消费者可得擦亮眼睛,仔细甄别。 建议大家在买车的时候,多关注CLTC续航里程和低温续航能力这两个指标,别只看标称值。

未来展望:冬天再也不用担心续航了?

总的来说,工信部的新规,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特别是提升冬季续航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然,新规的实施,也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加强监管,确保其有效落地。 未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电动车,能够轻松应对冬季的低温考验,让我们在严寒的冬天也能安心出行。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