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汽车
文|ho侯神
编辑|ho侯神
前言:
2025年刚刚开始,新能源车领域就有个车企撑不下去,最终宣布“倒下”,可是汽车的售后还是亟待解决。
回想这个企业从创立的高配置,到推出新产品定位都没问题,甚至曾经年销量还超过了两万辆,可是最后还是出现了亏损,过去两年加起来就有30亿。
那这个车企到底是谁呢?它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呢?

相关汽车
还是倒下了
现在的时代就是新能源的时代,但是有人在这个时代“乘风起”,有人却只能留下遗憾,合创汽车在这场时代洪流中也曾精彩过。
就比如当初它推出的合创Z03,在正式交付之前,就有不少订单量,之后月销还蹭达到4000多辆,在22年整体汽车销量也超过了2万辆,虽然和大企业相比还是有差距,但是这个成绩也有不少车企羡慕。
但是才过了两年,在24年的1月份,合创公司就被曝出拖欠员工工资,甚至在之前还有媒体说,合创所有的员工都被下放到销售岗,每个人的绩效都和销售量直接挂钩。

合创汽车
再联想之前合创2021年前后,还进行过员工持股计划,很多人很早就开始猜测合创汽车是不是要不行了。
之后随着事情的发展,合创公司还被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列为了老赖,在一些地方出现闭店,这还没完,早在2023年下半年,就已经有车主连个售后的地方都找不到。
一时间,围绕着合创的早就不是业绩“神话”,相反,员工拉横幅反抗,“求珠江投管保护员工,合创汽车还我血汗钱”,还有苦恼之后汽车售后的消费者,成了合创的常态。

员工拉横幅
最终在今年年初,合创最终还是“倒下了”,作为股东之一的广汽还说会和合创汽车的股东一起处理员工工资的问题和售后。
虽然现在员工的信息少一点,但是售后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可是回想最初的合创,它有着那么好的开头,它不该是这样的啊……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合创汽车成失信被执行人,新法定代表人被限消,广汽集团为其兜底》

创立之初
合创最初创立的时候,名字并不是“合创汽车”,而是“广汽蔚来”,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广汽和蔚来是它最初的两个控股股东,双方的目的都各自不同。
对广汽来说,之前的传统汽车市场份额已经开始下滑,受到新能源车的影响有点大,为了追赶时代才会不断寻求机会。
而另一个股东蔚来就是为了“开疆扩土”,所以两个企业一拍即合,开始做起了小生意,甚至为了能够更好的运营,还请来了廖兵做CEO。

广汽和蔚来
而且廖兵还曾说过这次并不只是简单的合资,而是共创,所以在2018年4月正式创立之后,公司的目标就盯住了纯电的SUV。
广汽做的SUV一直是国内市场比较领先的地位,而蔚来又是新生代电车的“黑马”,质量加上技术,绝对会出现一个爆款。
可是现实并不是很如意,在合创007(图片|配置|询价)推出后,第一个月的销量才仅仅只有几十辆,但是单看外观,科技感很强,客户体验感也不错,可就是没多少人买。

合创007
这之后没多久,蔚来慢慢的就腾不出精力参与创研,经过21年的增资扩股之后,2022年8月份蔚来就宣布退出“广汽蔚来”公司。
随之接手的就是著名的广东珠投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广汽蔚来也正式更名为合创,自此合创开始在“房企造车”的路线上不断“狂奔”。
那更换股东之后的合创,又经历了什么呢?

合创汽车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合创汽车消亡史》

试图突破
市场虽然会和企业的知名度和信用度挂钩,但是对于新兴企业进行的一些新操作,一般消费者还是观望状态,这种时候再拿出来市场上早就有一堆的产品,想赚到钱根本不可能。
所以合创就开始了自己的尝试,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终于预告了一款全生态、融合了办公、社区等应用场景的一款新车。
这其实就是我们之前常说的“PPT造车”,设计概念的起点很高,但是最终落地的时候却有很多消费者发现,这款车其实核心技术亮点还是不够,所以这一次又没起效果。

合创汽车
除了这个,在2021年这段时期,合创通过股份调整的操作,利用广汽埃安搞出来一个Z03的车型,定价是十几万。
这次终于有了一点效果,这就是我们开头说的那个月销超过4000辆的车型,很多人选择它就是因为性价比和新的智能化体验。
这次的实验成功给合创一些自信,之后还想把目标客户又定位在电竞爱好者群体,凭借着EDG的热度来赚一波流量红利。

EDG
虽然有不少的电竞爱好者想要为此买单,但是刨去已经有车的、和观望的,真正落实在销量上的少之又少。
最终和电竞明星联名的计划也落了空,再经过种种事件,合创最终还是走向了遗憾。
只是每一朵雪花的消逝的背后都有原因,合创汽车的背后,又是因为什么呢?

合创汽车
“败”在何处?
回看合创汽车之前所有的操作,虽然都是紧跟时代,也在不断的发掘客户群,但是每次真的落实在产品上,显得都很不“给力”,这背后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是最明显的就是成本不足。
除了创立之初的12.8亿元的投入之后,再加上新品每次出现前后的融资消息,股东对这个公司再次加码的信息很少,所以可以想象技术研究的难度有多大。
想要好的性能,又想要在短时间创立出来市场上没有的技术,在有限的成本里简直就是强人所难,所以最终的产品才会出现换汤不换药的情况。

合创汽车
而且合创汽车本身的企业定位就很混乱,又是“房企造车”标签,又是“电竞车”的标签,真正宣传独创技术的确很少,所以核心竞争力就不很明显。
可是市场不是公交车,不会等你去发展,而且市场规律一直不断把竞争力不强、不优质的车企筛选出局,这种情况一直摇摆不定的合创只能强撑。
最终新技术还没到来之前,合创就先迎来了各种“抛弃”,最终败下阵来,从时代中出生,又被淹没在时代,只留下遗憾……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