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测背景
2024年新能源冬测试再次启动,这项已经连续五年举办的活动旨在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贴心服务。本次冬季测试从2024年12月1日持续到12月31日,涵盖了市场上40多款热门车型和30多个汽车品牌,全面覆盖不同价位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并且更注重双温区测试,为用户提供更贴近实际用车环境的续航数据,以满足用户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精细化需求 。

二、测试车辆及基本参数
本次参与测试的领克Z10(图片|配置|询价)为2025款95kWh 806km后驱智驾Max版。它配备的是95kWh的磷酸铁锂电池,采用单电机后驱形式,官方CLTC续航里程为806km 。

三、寒冷区续航测试
测试条件
测试地点从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穿越到冷极根河,测试当天温度为 - 25℃到 - 20℃。
挑战寒冷区双城往返,其中包含50%的高速工况以及50%的低速工况。高速工况为平均速度70±2km/h,低速工况为40±2km/h。

测试结果
领克Z10寒冷区纯电续航为331.8km。相比低温区,续航下降349.7km,达成率由84.6%下降至41.2%。这一数据表明在寒冷区的低温环境下,领克Z10的续航能力受到了较大影响,可能是由于低温对电池性能、热管理系统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的 。
四、双温区能耗对比
测试内容
考察的是低温状态下车辆的综合热管理能力。
测试结果
领克Z10在低温区能耗为15.3kWh/100km,在寒冷区能耗上涨到了29.94kWh/100km。能耗的显著上升反映出车辆在寒冷环境下维持正常运行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热管理系统面临更大的挑战,例如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电池和车内的适宜温度等 。

五、双温区充电能力对比
测试条件与内容
采用冷车冷充的方式,测试不同温度段的充电效率。
测试结果
在寒冷区,领克Z10全程充电时间115分钟,30% - 80%充电时间49分钟。在电量20% - 80%中,充电功率一直维持在60kW上下。相比低温区30% - 80%的充电时间拉长了21分钟。从曲线图对比可以看出,寒冷区最大充电功率比低温区最大充电功率低了接近一半,所以两地充电时间均值被寒冷区充电时间拖了后腿。这显示出低温环境对领克Z10的充电效率有着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充电时间延长可能会给用户在寒冷地区的使用带来不便 。

六、舒适性体验
空调温度维持情况
在寒冷区续航测试全程,空调温度维持较好,测试全程车内温度均维持在20°C左右,未出现温控不稳定或车内温度过低的情况。
空调升温测试
在空调的标准测试中,领克Z10经过两个小时的户外静止,打开空调,开启最高温度、最大风量,20分钟后升温至20.5摄氏度,增长33.6摄氏度。这表明领克Z10的空调系统在寒冷环境下能够较好地满足车内的温度需求,为乘客提供较为舒适的乘坐环境 。


七、与其他测试车型的对比及意义
在冬测中的排名情况
由于此次冬测涵盖众多车型,虽然目前没有明确领克Z10在所有车型中的完整排名情况,但从续航达成率等数据可以初步分析其在寒冷区的性能表现。例如,其41.2%的寒冷区续航达成率在同类型测试车型中可能处于不同的位置,这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车型的数据来准确判断。
对消费者购车决策的影响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冬测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如果消费者生活在寒冷地区或者经常在寒冷环境下使用车辆,领克Z10的冬测数据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车辆的实际性能。比如,续航的大幅下降和充电时间的延长等因素,消费者需要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和充电条件等来综合考虑是否选择这款车型。同时,与其他车型对比后,如果领克Z10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优势,如舒适性体验方面的良好空调温控,也会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因素。


八、技术分析与展望
电池技术方面
领克Z10采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在寒冷环境下续航和能耗表现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电池技术的改进可以朝着提高低温性能的方向发展,例如开发更适合低温环境的电池材料或者优化电池的热管理系统,使其在寒冷区能够减少续航下降幅度,提高充电效率等。
热管理技术方面
从测试结果看,热管理系统在寒冷环境下面临较大挑战。车辆制造商可以进一步优化热管理系统的设计,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减少为维持温度而消耗的额外能量,从而提升车辆在寒冷区的整体性能。

九、总结
2024年领克Z10的冬测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该车在寒冷环境下性能表现的机会。从续航、能耗、充电能力到舒适性体验等多个方面都有了详细的数据呈现。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消费者在购车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也为汽车制造商进一步改进车辆技术提供了参考方向。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领克Z10以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在寒冷环境下的性能能够不断提升,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