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向来是车市的“大戏时刻”,今年奇瑞也来放大招了。这次主角是C级SUV——星纪元ET(图片|配置|询价) 2025款增程版四驱。它以“大块头+长续航+高智能”为卖点,号称“家用与性能兼得”。但在众多竞品环伺下,它的表现究竟够不够出彩?这篇文章,我想带大家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深挖这款车的真实价值和潜力。
外观解析:大块头的高级感,真的打动人了吗?
作为C级SUV,星纪元ET主打“力量感+未来感”的设计语言,的确在第一眼视觉冲击上做得很到位。
- 霸气体型:长4955mm,宽1975mm,高1698mm,轴距3000mm,这个身材无疑是“大块头”。尤其在车展现场见到实车时,宽大的车身气场十足,很容易成为吸睛焦点。
- 细节亮点:无框车窗和贯穿式尾灯是外观设计的“点睛之笔”,提升了车辆的高级感和科技感。不过,过于追求简洁的尾部造型个人觉得略显平庸,缺少了一点独特的记忆点。
- 家用实用性:外观虽硬朗,但对于城市家庭来说,这么大的车长和车宽可能会在狭窄路段停车时造成困扰,需要权衡场景需求。
观点:外观设计方面,奇瑞这次走了一条中规中矩的路线,“有亮点但不惊艳”。如果你对“外观标新立异”有执念,这款车可能不是你的首选,但如果看重稳重大气且兼顾现代科技感,它会是不错的选择。

内饰与配置:科技与舒适真的能两全吗?
内饰是星纪元ET的一大亮点,奇瑞在车厢营造上明显有意拉高“豪华感”和“智能化”的体验,这种做法值得肯定。
- 科技亮点:
- 中控屏与芯片:15.6英寸中控屏+高通骁龙8295P芯片,响应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在5G网络环境下,在线导航、语音交互流畅度媲美智能手机。
- L2级辅助驾驶:支持高速路段导航辅助、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等功能,适合长途驾驶使用。不过目前的L2辅助驾驶在复杂城市路况下还有一定局限性,消费者需要理性看待。
- 舒适性配置:
- 座椅表现:前排座椅的通风、加热和按摩功能令人惊喜,中配以上还覆盖到了后排,非常讨家庭用户的喜欢。
- 材质与做工:内饰大面积哑光材质和软包用料提升了豪华氛围,但部分接缝处的塑料材质略显突兀,希望后续能进一步优化。
观点:星纪元ET的内饰是其核心卖点之一,配置丰富且科技感在线。但要注意的是,虽然座舱高级感明显提升,但与传统豪华品牌的细腻感仍有差距。如果预算充足,对内饰质感有极高要求的用户,可能需要多对比后再决定。
动力与续航:增程式混动真的有未来吗?
在新能源车的动力赛道上,“增程式混动”似乎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星纪元ET在这一点上走得很聪明,用双电机+增程器的设计同时满足了性能与续航需求。
- 动力系统:
- 双电机设计:总马力469Ps,零百加速4.8秒,完全达到了性能车的水准。对于喜欢开快车的人来说,这是一大优势。
- 增程器助攻:1.5T四缸增程器保证了长途续航的可靠性,无需担心“断电焦虑”,但增程系统启动时的噪音和震动需要用户适应。
- 续航表现:
- 官方宣称综合续航可达1500km,这一数据在目前新能源SUV中确实是“天花板”级别,尤其适合长途旅行用户。
- 能耗经济性:百公里综合油耗仅5.9L,虽不及插电混动的油耗表现,但对于一款C级SUV来说,已经相当优秀。
观点:增程式混动的优势在于平衡了纯电与燃油的短板,尤其对于“充电桩覆盖率低”和“长途需求高”的用户,它是理想之选。但从技术趋势来看,增程式混动可能只是新能源车发展的“过渡阶段”,未来的更新迭代值得关注。

理性分析:优点与不足并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车?
亮点
- 续航无敌:1500km续航直接解决了“里程焦虑”,非常适合需要长途出行的家庭;
- 空间宽敞:C级SUV的体积带来更宽敞的驾乘体验,对三代同堂家庭尤其友好;
- 智能配置丰富:L2级辅助驾驶、自适应巡航等配置提升了驾驶便利性;
不足
- 体积过大:对于城市用户来说,停车和狭窄路段驾驶并不方便;
- 新车型市场验证不足:作为全新车型,其长期耐用性和售后服务仍需时间考验;
- 豪华感稍欠火候:虽然奇瑞在内饰质感上做得很努力,但与真正的豪华品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适合哪些人群?
- 长途出行家庭用户:如果你经常长途自驾游,或者居住在充电桩覆盖不够完善的地区,星纪元ET无疑是非常省心的选择。
- 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它的售价区间相较同级别合资C级SUV更具优势,在动力、续航、空间方面给出了足够多的诚意。
- 对新能源车感兴趣的早期用户:如果你对增程式混动感兴趣,且希望体验更长续航和更智能化的驾驶体验,这款车值得一试。
写在最后:星纪元ET能否撑起奇瑞的旗舰SUV市场?
奇瑞星纪元ET的综合表现非常均衡,在空间、续航、智能配置上展现了明显优势,适合家用和长途需求。但作为一款起步价23.98万的新车型,它仍然需要时间来验证长期可靠性和市场反馈。
朋友们,你怎么看待这款奇瑞“黑科技”SUV?是续航和空间吸引了你,还是你对它的增程系统有疑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