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公开征集对《车载无线广播接收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将进一步加强车载无线广播接收系统的普及与应用,以应对突发应急状态,确保民众能够及时接收权威应急信息。

工信部公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显示,车载无线广播接收系统作为突发应急状态下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在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无线广播接收系统能够主动向驾乘人员发布安全信息,保障公众安全。
相较于依赖蜂窝网络的2G/3G/4G/5G通信终端,车载无线广播接收系统在覆盖范围、稳定性及抗灾害能力上展现出显著优势。调频广播发射台的覆盖半径超过100公里,中波电台的覆盖距离更是可达上千公里,这使得广播信号在灾害发生时更有可能保持畅通。而蜂窝基站由于与汽车驾乘者距离较近,容易同时遭受灾害影响,导致通信中断。
为了提升我国车载无线广播接收系统的普及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三部委已在今年早些时候联合行动。8月,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载音视频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大无线广播接收终端的普及力度,推动国产汽车和进口汽车的车载终端设备均配置无线广播接收模块。5月,三部委再次召开车载音视频管理工作会,强调车载无线广播接收模块应作为车辆基本配置,实现应配尽配。
此次《车载无线广播接收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不仅是对国内市场的规范,也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欧盟、美国、日本及中东地区均已出台相关标准和强制性措施,要求车载无线电设备符合特定标准。其中,欧盟的RED指令更是明确规定了车载广播收音机等设备必须满足相关要求,并在市场上强制执行。
此次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汇聚了我国汽车行业及无线电技术领域的多家领军企业,包括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随着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我国车载无线广播接收系统的普及率预计将大幅提升,这将显著增强我国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和其他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能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