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乘用车市场7月销量出炉。相比于6月份,官宣退出市场价格战的奔驰、宝马以及奥迪等传统豪华车企,7月份销量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
其中,奔驰7月销量49568辆,环比6月下滑6.4%。从具体的车型销量结构来看,主力车型中,除了奔驰C级别环比6月份增长,达到了14155台,包括奔驰E级、奔驰GLC(图片|配置|询价)在内均出现了下滑。不过,奔驰E级仍然是中大型轿车市场的销量冠军,并且今年的成绩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宝马品牌方面,7月销量达到了48951辆,不仅环比下滑11.9%,而且在市场上的排名也被奔驰反超。细究宝马的下滑,也与主力车型宝马3系、X3以及X1的下滑有关。另外,此前一直备受关注的宝马i3也在7月份出现了下滑,7月销量已经下滑至4083台。
奥迪品牌,7月份销量为45233辆,环比下滑14.5%。具体的车型方面,包括奥迪A6L、Q5L、A4L等主力车型相比6月份的销量表现全线下滑。

虽然7月份和8月份正处于国内车市一年中的传统淡季,短暂的下滑暂时还无法确定BBA的下滑,是否与7月份终端优惠价格收紧涨价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价格战的影响下,如今的BBA已然陷入了两难境地。
退出市场价格战后,BBA在市场上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是不争的事实。7月份,国内新能源市场的渗透率首次超过了50%,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不断推动下,以燃油车为销售主力的BBA终端市场份额,正在不断被自主高端新能源抢夺。

7月份,理想汽车的销量已经全面超过了BBA,凭借5.1万台的销量夺得了高端市场的销量冠军。而AITO问界作为一个均价超过30万元的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大有赶超BBA的势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台50万级的豪华新能源SUV,问界M9的月销量已经超过了1.7万台,这一成绩远远领先于同价位的宝马X5,奔驰GLC等豪华SUV车型。
而除了理想、问界,包括蔚来、享界在内的纯电新能源汽车品牌,事实上也已经来到了BBA主力产品的价格腹地。其中,蔚来汽车多款主力产品的用户,大多都是从BBA转化而来,因此蔚来汽车也喊出了“BBA车主下一台车是蔚来”的口号。

所以,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冲击下,传统豪华车企不仅产品竞争力大打折扣,而且品牌光环的优势也在被持续弱化。长远来看,这也不利于BBA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要知道的是,在电动化方面,BBA的布局还无法支撑起燃油车板块的下滑。
目前,除了宝马品牌在降价的推动下,新能源板块有所增长,奔驰和奥迪的新能源产品销量都不尽如人意。
今年年初,奔驰还传出了电动化放缓的消息。据媒体报道,奔驰考虑推迟其电动化的进程,按照此前规划,奔驰将于2025年实现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50%,目前奔驰方面已经将这一目标调整到了2030年落地,并表示不再计划在2030年前在主要市场全面电动化。

也就是说,短时间内,新能源市场都难以成为奔驰、奥迪等豪华品牌的主要增长引擎,燃油车仍将是豪华车企的销售重心。
然而,目前燃油车市场不仅竞争力在持续下滑,而且燃油车市场的下滑也对BBA的财报带来了影响。近段时间,奔驰、宝马以及奥迪三家跨国车企的上半年财报陆续出炉,三家车企的营收、利润以及在华销量都纷纷出现了下滑。

对此,奔驰在半年报中表示,中国市场高端和豪华车市场的状况疲软。宝马也在财报中表示,中国消费市场的信心低迷。而奥迪在提到中国市场业绩时也表示,奥迪集团在中国市场业绩下滑的原因有多种因素,其中就包括中国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从三家车企的下滑不难发现的是,虽然退出价格战有利于BBA降量保价,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价格战带来的亏损,但是长期来看,伴随着规模下滑,BBA仍然难逃中国市场亏损和下滑的困境。所以,即便不退出价格战,包括BBA在内的传统豪华车企,仍然在中国市场上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不过,同样值得一提的是,从目前BBA终端市场的价格政策来看,虽然相比于6月份的降价力度,7月份的终端优惠价格有一定的收紧,但豪华车企之间的“价格战”和优惠却并未因此结束。
并且,近段时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反卷”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车企已经意识到了不能盲目打价格战,终端优惠需要趋于平稳,强化市场的消费信心。在这一“反卷”浪潮的推动下,国内车市价格战有望趋于稳定,豪华车市场的消费信心也有望随之恢复。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