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放最前面:
- 风阻系数对加速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 风阻系数虽然对汽车的经济性有一定的影响,但最终影响还是要反应到能耗,看风阻系数不如直接看能耗。
- 汽车厂商给出的宣传值可参考,但不要迷信。
与燃油车时代不同,在新能源时代,风阻系数除了代表燃油车能耗水平,很多车企还用它来代表造型的水平高低。极端的比如EQS,更是将超低的风阻系数打造成了核心卖点,甚至不惜让造型和空间让步。

那么风阻系数究竟有多大作用?先从风阻系数的作用原理聊起。
风阻的作用原理
汽车在行驶过程会收到空气的作用力,即空气动力。空气动力可以分解为三个分力,分别是空气阻力,空气升力和空气侧力。
从对汽车的作用角度来说,空气阻力的作用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风阻影响的是汽车的纵向运动。

D方向的分力即为空气阻力
我们知道,汽车的行驶方程式为:
Ft=Ff+Fw+Fi+Fj
Ft表示驱动力,Ff表示滚动阻力,Fw表示空气阻力,Fi表示坡道阻力,Fj表示加速阻力。
汽车的行驶阻力,由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组成。
空气阻力Fw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Fw=1/2*ρ*V^2*A*Cd
- D表示车辆所受到的空气阻力(单位:牛顿)
- ρ表示空气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
- A表示车辆的迎风面积(单位:平方米)
- V表示车速(单位:米/秒)
- Cd表示风阻系数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风阻系数是用来衡量空气阻力大小的一个无量纲参数,除了风阻系数,空气阻力的大小还与车辆的迎风面积和车速直接相关。
那么风阻系数对汽车性能会产生有哪些影响呢?
风阻系数对动力性的影响
对于一辆迎风面积2.5平方米,风阻系数0.25,单电驱200kW/400Nm的纯电汽车。
经过简单计算,轮边驱动力与空气阻力随车速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驱动力VS空气阻力,横坐标车速单位km/h
可以看到,在100km/h车速以下,空气阻力相对驱动力占比不超过5%。
也就是说,对0-100km/h加速时间这一关键动力性指标而言,有无空气阻力,对加速时间的影响不超过5%,如果是10秒级别,影响不超过0.05秒,如果是5秒级别,影响不超过0.025秒。
所以从体验的角度来说,风阻系数对于加速性能的影响小到几乎可以忽略。
风阻系数对经济性的影响
我们知道,汽车能量消耗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中是克服各种阻力做功,不考虑加速阻力和坡道阻力以及车辆内阻的情况下,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最主要需要克服的是滚阻和风阻。
对于一台2000kg重的车,假设滚阻系数按7.0N/kN算。那么滚阻和风阻(风阻系数分别按0.25和0.2计算)相对车速的变化关系如下:

滚动阻力VS空气阻力,横坐标车速单位km/h
我们以几乎恒定不变的滚动阻力作为参考,可以看到,100km/h以下,风阻的影响小于滚阻,100km/h以上,风阻的影响大于滚阻,且随车速上升的增长斜率越来越陡峭,到200km/h,空气阻力大小约等于10倍滚阻。
简单点说,由于风阻的影响,10km/h和200km/h等速能耗,会相差10倍左右!这也是为什么电动车低速续航里程相比高速续航里程更实的原因。
一般定性来看,汽车总电量不变的情况下,风阻系数每降低1count,即0.001,对应CLTC综合工况续驶里程可提升1km左右。
制造商的宣传策略
说了风阻系数的作用,再说下汽车制造商的宣传策略。
我们知道,对于一个试验而言,不同的试验环境和试验条件可能意味着不同的试验结果。
我们看到的宣传值,很有可能是在试验室环境下测得得最好状态下的最小数值。
所以,宣传上,虽然都写的Cd,但理论上,不同厂商提供的宣传数值是不好直接比较的。
对于厂家宣传口径上吹风阻系数低的那些车,我的看法是,可能风阻做的确实很好,但具体的数值需要打个问号。
所以下面说说试验室和测试条件的差异对风阻系数的影响。
试验室的差异
根据研究数据表明,仅中国最大的两个汽车风洞试验室:同济大学风洞中心和中国气研风洞试验室,在同一试验条件下,测得风阻系数差异可能达十几个count(约5%)。
风洞试验室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了喷口阻塞、实体阻塞、收集口阻塞、轴向压力梯度等因素,在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Cd试验室影响因素
测试条件的影响
除了试验室的差异,测试车辆半载或者满载,空簧调节高度位置差异,以及是否带有空气动力学套件,这些状态的差异,也都会影响风阻系数的测量结果。
总结下,作为汽车设计的一个过程指标来讲,对风阻系数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但从消费者角度,关注百公里电耗和续航里程更有实际意义!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