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雷克萨斯不是特斯拉,国产成为不了下一个“鲶鱼”

    奇点智行头像奇点智行头像
    奇点智行2024-07-12

    日前,有媒体报道,丰田将加大在华投资力度,丰田上海独资设立雷克萨斯工厂,定位是生产高端电动汽车。


    据悉,丰田正在寻求与特斯拉类似的待遇,包括税收减免、政策支持、土地授予以及无需当地合资伙伴即可直接运营的条件。也就是说,雷克萨斯希望和特斯拉一样,走“全资国产”的路线。


    另外,该报道还称,目前已经进入商谈合作可能性的阶段。如果获批,那么雷克萨斯在全球的电动车生产,有可能转移到中国,而国内售价将有可能进一步降低。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雷克萨斯第一次传出要国产的消息了。早在2011年,就有媒体报道称雷克萨斯将在华国产,但大多被丰田一口回绝。


    所以,问题来了,这一次雷克萨斯真的会国产吗?电驹小编认为这一次的可能性,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官方口吻和态度变了,从“不实报道”到“不做评论”


    对于该新闻,丰田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表示“不做评论”。


    丰田没有完全否决,也没说“消息不实”、“不实报道”,而是回复“不做评论”,说明雷克萨斯国产这件事可能性颇大。


    而回想几年前,雷克萨斯对于国产可不是如此态度。在2020年,雷克萨斯全面启动全球新工厂计划时,外界都在猜想雷克萨斯的新工厂会落地中国。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雷克萨斯新的全球工厂选在了年销仅有550辆的印度。这波操作,多少有些打脸和讽刺。


    据说,对于雷克萨斯的国产,在丰田内部始终有两种声音:


    主张国产派认为,应该加速推进对中国市场的开拓,跟上全球化步伐。


    也有保守派则认为,从日本九州工厂到上海港口只需要两天,加上雷克萨斯在日本拥有熟练的技术工人,利用与丰田共用的生产和零部件供应平台,实现成本最低化,所以没必要国产增加成本。


    其次,彼时雷克萨斯在国内市场表现明显要好于讴歌和英菲尼迪等日系品牌,销量频频上涨,一度成为国内二线豪华品牌销量第一。既然不国产也能实现销量上涨,那为什么还要选择国产呢?要把利润分给合资公司,把更多工作岗位让给中方市场呢?


    另外,还有日方人员为,中国的制造水平还无法与日本总部的生产制造能力相媲美,如果选择国产,将无法保证雷克萨斯的产品品质。


    综合以上几点,当时的雷克萨斯认为没有国产的必要。


    二、今时不同往日,雷克萨斯不复当年神勇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雷克萨斯显然不如当年神勇。


    虽然在2023年,雷克萨斯依旧在国内市场取得3%的同比增幅,但是相较于全球超30%的增幅而言,雷克萨斯在国内市场确实遇到了发展瓶颈。而彼时雷克萨斯风头正盛的时候,更是以平均每年15%的同比增长,早早站上了年销10万辆的高台。

    而今年1-5月雷克萨斯在华销量为7.23万辆,同比增长33.4%。其中雷克萨斯ES车系销量为4.59万辆,同比增长58.16%。


    然而,尽管销量同比有所上升,但这却是以雷克萨斯终端售价的大幅下滑换来的,比如雷克萨斯ES 200卓越版的最大优惠已达8万元,这与前几年需加价才能提车可谓天壤之别此外,雷克萨斯NX和RX、RZ等车型也有3-5万元的降价幅度。


    伴随着降价,雷克萨斯备受推崇的高保值率也开始出现下滑,最新《2023年5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显示,其三年保值率已经从77.3%下降至74.8%。


    三、电动化转型失速,唯有“国产”能救


    如何拯救销量,加速新能源转型是雷克萨斯无法绕过的坎。而面对电动化转型,雷克萨斯可谓是极度缓慢。


    首先,在产品上,雷克萨斯国内在售车型里仅有RZ一款纯电车以及RX 450h+和NX 400h+两款插混车。RZ今年1-5月销量仅为1608辆,是其同价位车型蔚来ES6 5月单月销量的五分之一。而两款插混车1-5月的销量分别为786辆和266辆,基本可忽略。


    雷克萨斯在国内市场的失速和降价,主要原因是受到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排挤。蔚来李斌此前更是定了一个“小目标”:2023年超越雷克萨斯。虽然最终“食盐”了,但是如今蔚来已经连续月销量冲击两万+。照此速度,2024年超过雷克萨斯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在这种形势下,无论是为了保住中国的销量,还是转型新能源,雷克萨斯国产化都将对其有很大助力。

    而且,按照规划,雷克萨斯表示将于 2035 年实现 100% 的电动化。而在丰田最新规划中,由 BEV Factory 负责研发的次世代 BEV(纯电动车)产品(即全新一代 BEV 产品)将于 2026 年投放市场,而新的产品会从雷克萨斯品牌开始率先投入市场。


    到2026 年,丰田预计将投入 10 款全新 BEV 车型,年销量达到 150 万辆。在这 150 万辆电动车销售目标中,也有相当一部分需要中国市场来完成。


    丰田汽车公司 CTO(首席技术官)、副社长、执行役员中嶋裕树曾表示," 中国市场电动化的全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截至 2026 年的 BEV 规划中,在中国导入的新车型肯定是占多数的。所以中国市场的重要程度,在我们心中是不会变化的,今后丰田在中国市场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电动化产品的发展。"


    如此来看,丰田若想利用雷克萨斯作为进军新能源的排头兵,国产化似乎是必须要进行的动作。


    四、国产后成本更低,这点诱惑很大


    过去,雷克萨斯不愿意国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成本。但是,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市场不仅拥有全球最成熟的供应链,以及最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借此优势,既能帮助雷克萨斯加速新能源转型,同时还能降低造车成本。以大众为例,大众ID.3(图片|配置|询价)国内售价仅12.59万元(约1.6万欧元)。而在德国市场,大众ID.3起售价约为4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2万元)。20万元的价格差异甚至引发德国消费者的不满。


    正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所说:“雷克萨斯电动汽车在中国生产制造,肯定会比在日本生产更有优势。”


    除此之外,雷克萨斯国产后还有另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学习特斯拉上海工厂,以及悦达起亚的盐城工厂,既面向中国市场,也能借助中国市场产业链优势,反向出口海外。


    五、丰田章男需要做出更多“成绩”


    最后一点,从丰田老板丰田章男的个人角度来看,国产化也是其喜闻乐见。


    今天6月份,丰田汽车在日本老家大本营爱知县总部召开了2024年度股东大会,丰田章男再次当选为会长(董事长)。


    然而,尽管丰田章男成功连任,但他的支持率却大幅下降。据公开数据显示,丰田章男的支持率仅为71.93%,创下历史新低。这一数据与前两年相比有明显下滑,2023年他的支持率为84.57%,2022年为95.58%。由此可见,丰田汽车股东对丰田章男的不满情绪正在逐渐增加。


    这种不满情绪主要源于造假丑闻的曝光,不仅严重损害了丰田汽车的声誉,还导致公司股价下跌了10.5%,导致股东对公司治理和内部管理的质疑。


    在这样的背景下,丰田章男需要做出更多成绩,比如降雷克萨斯国产,以及拿出新能源转型成绩,这些都能帮助重新赢得信任和支持。


    综合以上几点,从丰田释放出的口吻和态度,目前国内市场增速放缓,新能源转型失速,以及成本考量和丰田章男个人因素,雷克萨斯国产对于丰田而言,不仅是有利而且是必须要做的。

    当然,这并不代表雷克萨斯国产后,就能复制特斯拉独自建厂的成功了。先不说,雷克萨斯此刻建厂,早已错过了当初特斯拉建厂时期的那波红利和最佳发力实际。其雷克萨斯目前自身面临诸多问题。第一,没有足够丰富,且有竞争力的产品投入市场;第二,国内竞争对手太强,即使国产后也并一定能在价格和产品力上追平国内对手。


    所以,简单的复制特斯拉的国产化,恐怕并不能完全改变现状。当然,至少给雷克萨斯后续的电动化路径铺设起跑线,同时也能接住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成本和技术优势,反向出口海外。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