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理想 MEGA 最大的问题还是卖贵了

    电动车指北头像电动车指北头像
    电动车指北2024-03-11

    理想 MEGA 目前的表现显然是不及预期的,上市 3 天仅有 3 千多大定,李厂长也已经 7 天没发微博了。

    关于 MEGA 首战失利的原因各种说法都有,有的认为是外观"不吉利",有人认为一台 5 米 3 多的车没有后轮转向不够灵活,有人认为是内饰和 L 系列差不多,区别度不够,有人则认为是高端的 MPV 本身就不好卖,理想来了也一样,当然也有很多人觉得 MEGA 应该出个增程款……

    对于理想 MEGA 首战为何失利,我们可以先从理想 ONE 和 L789 这四款车是如何成功的聊起。


    理想 ONE 和 L 系列是怎么成功的?性价比!


    理想作为一个跨界造车的新势力品牌,第一款正式上市的车型——理想 ONE,上市不久后便开始月销破万,在 2021 年和 2022 年分别卖了 9 万辆和 7.8 万辆,连续两年成为中大型 SUV 销量的第一名。

    2023 年理想凭借 L789 共交付 376,030 辆新车,同比增长 182.2%,其中 12 月份交付超过 5 万辆,并且在 2023 年盈利超过 100 亿元。这对于一个成立仅 8 年,第一款车因法规被毙掉,并且均价高达 37 万的新势力来说简直是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仔细研究理想成功的这四款车型,首先成功之处当然在于极其成功的产品定义,李想深刻洞察了国内消费者对于家庭用车的需求,用增程式动力打消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同时又拥有接近纯电动车的驾驶体验,同时还规避了自己造不出 2.0T/3.0T 发动机 +8AT 变速箱的先天不足。另外再用“冰箱彩电大沙发”,车内 K 歌等功能打动消费者,并且本身是互联网出身的,智能化体验也非常棒。


    但是只有产品定义显然还不够,理想汽车前四款车成功的另一大秘诀比较隐蔽,那就是性价比

    这里有人可能要反驳,理想汽车的成交均价可不低啊,根据“杰兰路咨询”的数据,2023 年理想汽车的成交均价达到 35.6 万元,已经超过了沃尔沃、奥迪、林肯、特斯拉等传统豪华品牌。


    但是如果仔细对比的话,我们会发现理想“只做大车”,理想 ONE 和理想 L789 的车身长度都超过了 5 米,如果和 BBA 来对比的话,理想 ONE、L7 和 L8 对应宝马 X5/奔驰 GLE/奥迪 Q7 这个级别,理想 L9 对应宝马 X7/奔驰 GLS 这个级别,这样一对比,理想的价格只要后者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也就是用低配 Q5 的价格买高配 Q7,性价比是不是一下子就出来了?


    当然即便对比普通的合资中大型 SUV,理想的性价比也非常突出,比如理想 ONE 上市的 2020-2022 年,当时合资的对手主要是大众途昂和丰田汉兰达,当时后二者还要加价卖,并且传统燃油车还分好多个配置,起售价 30 万左右,顶配落地接近 50 万了,而理想 ONE 就一款配置,配置还比你顶配高,像四驱、座椅加热、通风、按摩、电动调节等都是标配,这不是高性价比,什么是高性价比?


    总之,理想 ONE 和理想 L 系列是同价格中车身尺寸最大、配置最高的车型,同时又有“油箱”,能覆盖到尽可能多的人群。


    雅阁是怎么通过性价比打入美国市场的


    其实对于很多“后来者”来说,打性价比都是一条很好的路径,上世纪 80 年代,思域、卡罗拉等日系紧凑型车已经打入美国市场,但随着石油危机的结束,美国人对于这种“小车”已经不是那么感兴趣了,虽然确实省油,但尺寸更大的中型轿车(当时 SUV 还没兴起)显然更符合消费升级的需求,而这个市场当时还是被美系三巨头牢牢占据。


    这时候丰田推出了佳美(凯美瑞),本田推出了雅阁,通过超高的性价比再次征服了美国消费者,下面以 1976 年的初代本田雅阁为例,看看那个时候的本田是多么的“良心”。


    第一代雅阁于 1976 年推出,当时其动力并不突出,搭载 1.6L 带 CVVC 的四缸发动机,最大只有 68 匹马力,但当时的 V8 发动机也普遍只有 140 马力,而且雅阁的重量只有 2000 磅,那些大 V8 的车重高达 3500 磅。

    在其他方面初代雅阁则处处体现着性价比,首先其只有一个配置,售价 3995 美元,拥有全铝合金气缸盖、5 速自动变速箱,AM/FM 立体声收音机、后窗除霜器/刮水器/洗涤器和遥控背门开锁。舒适的座椅、逻辑控制装置和高质量的开关、以及用于提醒更换机油、调换轮胎等的维护提醒系统等也是标配,这些在当时还算是“豪华配置”。


    1978 更高配置的 LX 版雅阁开始加入,1979 年四门版的雅阁诞生,正式开启了雅阁在美国 40 多年畅销之路。


    埃尔法、奔驰 V 级也有性价比


    丰田埃尔法在日本的售价大约折合 20 万元人民币起,卖到国内的是高配版本,价格大约在 50 万左右,但卖到国内却要上百万,如果仅从成本和售价的角度来看,埃尔法是一款性价比极低的 MPV,买它的人可以说是“大冤种”了,但从实际来看,可能并不是那么回事。

    本人在广州待过几年,也和几位大湾区的埃尔法车主聊过,他们普遍觉得花上百万买埃尔法“并不冤”,首先埃尔法不仅可以家用,也可以用来商务接待,无论是哪方面,都不会“丢面子”。另外埃尔法非常保值,二手的价格非常坚挺,即便卖了也亏不了多少钱。


    因此如果站在车主的角度,会发现埃尔法、奔驰 V 级这类溢价很高的 MPV“性价比很高”,当然这个“性价比”也不一定能维持下去,随着越来越多国内高端 MPV 的入场,埃尔法和奔驰 V 级们的保值率很可能也会开始崩塌。


    理想 MEGA 注定难以大卖


    上面提到,丰田埃尔法、奔驰 V 级能卖高溢价的很大一个原因便是支持商务场合,而理想 MEGA 从头到尾都在强调的是其家庭用车的定位,这就有点尴尬了,既然是主要是家用,那就注定很难卖出溢价,这时候理想 MEGA 56 万元的定价就注定很难大卖了,因为愿意花差不多 60 万买一台家用 MPV 的人群数量是非常有限的。

    理想 MEGA 另一个难以大卖的因素在于纯电,目前 20 万以上的纯电动车 80%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三四五线城市对于纯电动车还是比较抗拒的,除非是跑网约车的,而很多多孩的家庭,恰恰是在这些小城市。

    当然理想 MEGA 这种车身形态也做不了增程,为了更大的空间、更低的风阻和更科幻的造型,MEGA 是塞不下一个发动机+电机+油箱+一套排气系统的。


    因此可以说从理想 MEGA 诞生的那一刻起,纯电+家用 MPV+售价 56 万这三点就注定了“50 万以上无论产品类型的第一”、“月销 8000”都是笑话,从我个人角度来看,理想 MEGA 稳态月销 2500 辆就算及格了,月销 3500 算还不错,月销 5000 算奇迹。


    另外作为理想纯电领域的旗舰产品,MEGA 56 万的定价给接下来的 M789 车型留足了空间,也避免了和 L9 的左右互搏,从这个角度来看,MEGA 也算是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至于销量真的不要强求。

    次阅读
    11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11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