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中国共出口汽车522.3万辆,同比增长57.4%;出口金额7165.1亿元,同比增长76.8%。无论是出口数量,还是出口金额,中国汽车产业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其中,乘用车出口出口447.8万辆,同比增长64.8%,俄罗斯、比利时、英国是前三大目的地,中亚地区涨势明显;卡车出口67.4万辆,同比增长18.9%,俄罗斯、墨西哥、澳大利亚是前三大目的地;客车出口7.1万辆,同比增长47.9%,秘鲁、沙特、越南是前三大目的地。
这种爆发式的增长,也带来了全球运力严重紧缺。汽车企业不仅纷纷亲自下场订购汽车滚装船,更是积极布局中欧班列,以缓解目前的运力窘境。

乘用车全球布局已成,上汽、奇瑞领先
2023年,作为中国汽车出口的绝对主力,同时也是最贴近消费端市场的汽车类型,乘用车往往是汽车消费市场的风向标。
金额排名
中国乘用车出口目的地前三名是俄罗斯、比利时、英国,分别出口815.3亿元、414.4亿元、401.5亿元,分别占比15.3%、7.8%、7.5%。
俄罗斯以绝对的金额和增速,成为了我国乘用车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如果以数量分布来看,俄罗斯的份额甚至能占据中国汽车出口的19%。
在欧美、日韩等国家车企因为政治原因相继离开俄罗斯后,中国汽车成为了俄罗斯消费者新的选择。根据奥特克里捷银行发布的调查显示,2023年共有30个中国汽车品牌正式进入俄罗斯市场。
在俄罗斯乘用车市场销量排行榜前十名中,中国汽车品牌占据了从第二到第七名的位置。其中,排名第二的奇瑞累计销量11.9万辆,占据市场份额11.2%。

在中国乘用车出口目的地前十名中,除沙特阿拉伯增长90%外,其它国家的增幅都超过100%。
在吉尔吉斯斯坦,甚至出现了5638.8%的增幅,从我国汽车出口目的地第六十二位,一跃进入前十。这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长足进步后获得了中亚地区人民的喜爱,更是中国和中亚地区经济合作深化的具体体现。
从乘用车出口金额前二十的目的地分布来看,中国乘用车出口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中东、中亚和东南亚。
这也从侧面显示,中国汽车的出口并已经初步完成了全球化布局。随着这种布局日趋成熟,中国车企出口的高速增长将会持续相当长时间。

图:中国2023年汽车出口前二十大目的地
增速排名
从增速来看,在乘用车出口额超过10亿的市场中,马来西亚、秘鲁、吉尔吉斯斯坦三国排名前三。如果聚焦于超过100亿市场的增速排名,则市场格局会更加清晰,吉尔吉斯斯坦、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加拿大成为去年我国汽车出口市场增速和金额都处于相对高值的地区,即北美和中亚。
在北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大量如特斯拉一样的国际厂商在中国设厂。随着中国汽车产业链的蓬勃发展,国际厂商正借助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辐射全球市场。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23年累计超过34.4万辆特斯拉新能源车从上海超级工厂出口至全球各地。
而在中亚的市场开拓,则是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崛起的缩影。根据哈萨克斯坦的官方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一线乘用车品牌在哈总销量达30228辆,占哈汽车总销量的四分之一。
随着中国和中亚的经济联系不断紧密,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中国汽车在中亚的增长,才刚刚开始。

新的市场
过去一年,中国乘用车新进入阿尔及利亚、波多黎各、荷属圣马丁、直布罗陀等17个市场。其中,对阿尔及利亚、波多黎各的汽车出口额都超过亿元,对荷属圣马丁的出口额也有6805万元。也就是说,相关市场的出口不仅仅是零星购买行为,而是成体系的销售网络建构,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
根据商务部和相关媒体的信息,奇瑞汽车于去年11月在阿尔及利亚30个省开始开展业务,吉利也于2024年1月开启了阿尔及利亚的汽车业务。

品牌排名
从出口品牌来看,上汽整车出口达109.9万辆排名第一,奇瑞以出口92.5万辆排名第二,两家公司形成了中国汽车出口第一集团。
而从增速上来看,在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比亚迪出口25.2万辆,同比增长350%,吉利出口40.8万辆,同比增长104.6%……各车企都展现出了在海外市场极高的成长性。

早在2007年,上汽集团就收购了MG名爵。依托这家英国百年汽车品牌的全球知名度,上汽得以在全球各地建立起超过2000个海外营销服务网点,遍布全球90余个国家及地区。
而比亚迪的高增速则得益于其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厚积薄发。根据国际品牌观察的相关报告,在2022年2季度到2023年1季度的时间内,比亚迪声量高达41.2万,是最受关注的中国品牌。

商用车俄罗斯领跑卡车,秘鲁领跑客车
2023年,我国卡车和客车产品在外观、质量、智能化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且能够提供较有竞争力的价格。对于很多经济开始腾飞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商用车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
另一方面,伴随着电动化进程的加速,各个国家或地区对新能源商用车的需求大增。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在技术、质量和运营经验等方面,均相对处于领先地位,从而在最近几年的出口市场迎来了高速发展。

卡车
卡车方面,俄罗斯以14.3万辆领跑中国卡车出口目的地,也是唯一突破十万辆的卡车出口目的地。墨西哥和澳大利亚分别排名第二、第三,出口数量达6.2万辆和2.7万辆。
对阿尔及利亚出口14648辆,相较2022年的98辆增长了14846.9%,是2023年我国卡车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
中国海外承包市场中,阿尔及利亚占据了较大的份额。2022年年底,中阿双方签署了《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中阿全面战略合作五年规划(2022—2026)》《中阿关于重点领域三年(2022—2024)合作计划》,从而进一步带动了中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投资,也对中国卡车出口阿尔及利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客车
客车方面,秘鲁以6371辆排名中国出口目的地第一名。沙特和越南分别以4875辆和4706辆排名二、三位。同时,沙特也是我国客车去年出口前十目的地中增长最快的目的地,增速达895%。
2023年初,沙特首辆电动公交车在吉达正式运营,从而使其对新能源客车需求暴增。仅宇通客车一家企业,就在去年向沙特交付了超过800辆电动公交车。
随着沙特经济发展转型加速,其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中国先进的商用车电动化经验无疑已经成为其最好的选择之一。而不仅仅是沙特如此,对全球其他致力于能源转型的地区而言,都是如此。

运力运输缺口持续扩大,中欧班列成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剧增的汽车出口需求,直接推动了汽车运力的紧缺。根据此前全球知名的航运研究机构克拉克森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全球滚装船约760艘,全年运力仅为400万辆,这甚至无法满足中国的需求。
运力的短缺,带来的是运输费用的暴涨。从2020年8月到2023年11月底,一艘6500标准车位的汽车运输船一年期租金从1万美元/天涨到了11.5万美元/天。这对本身就以性价比取胜的中国车企,更是雪上加霜。
这种情况下,车企们从2022年开始,就在不断订购汽车运输船,试图在供应链掌握更大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开拓新的运输方式,比如中欧班列。
2022年9月,国铁解除了新能源汽车运输限制,从而推动了中欧班列成为新能源汽车供给国际市场的重要运力补充。
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印发了《关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积极鼓励铁路运输企业开展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业务,不再按危险货物管理。

根据易畅数字的不完全统计,2023年,已经至少有19个省市,组织了中欧班列汽车出口专列。中亚、欧洲等地的汽车出口,都能通过中欧班列获得更快的交货时间和更具确定性的运力供给。
尤其是中亚地区,其身处内陆,相对于其它地区的汽车出口偏重海运,运输需求也更集中在班列,和中欧班列高度契合。
目前铁路的汽车运输主要分为JSQ笼车运输和集装箱运输。因为中欧班列通常需要跨国运输,所以集装箱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也更加灵活和可定制化。
当然,因为红海危机,中欧班列目前同样呈现出供箱紧张的情况。据了解,目前华东、华南、西南等地物流市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箱。

得益于充足的调拨资源,易畅数字可以为每一个合作伙伴提供定制化多式联运,且能提供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服务。

同时,易畅数字集装箱优良的箱况,长期受到合作伙伴的赞许。“项目货,就用易畅箱”的口号,正是合作伙伴们对易畅数字最好的肯定。

目前,易畅数字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内陆的主要物流枢纽城市均有集装箱供应,包括箱源紧张的宁波、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成都等城市。俄罗斯、中亚、白俄罗斯、欧洲等中欧班列主要线路,易畅数字都能实现全流程业务支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