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丰田章男又鞠躬道歉排放造假事件,这让我想起长城举报比亚迪进展

    车界锐评头像车界锐评头像
    车界锐评2024-01-30

    世界第一大汽车集团,也需要靠造假来维持,这是对耻辱的“羞辱”。

    听到这个消息小编内心又咯噔一下,退下来丰田章男老爷子又开始忙活起来了。

    不同于,在近日举办的NPS研究会40周年纪念大会上再次质疑“电动化”的狂躁。当时老爷子颐指气扬解析:“纯电(BEV)的发展未来预计会占据全球汽车市场30%的份额,剩下的70%则为HEV、氢燃料电池(FCEV)、氢燃料发动机汽车……。”

    批评姿态相当高,并且引起了特斯拉CEO马斯克的关注,他在社交媒体上以“Sigh(意为叹气、叹息)”回应。

    就是要“炮轰”电动车、唱衰电动车、不要全力投入电动车……。

    丰田章男就是通过这种激进的方式自我求证燃油车是未来不可或缺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还是会大量需求的。因为PHEV、氢燃料发动机汽车……都要配备。

    不过,在1月29日丰田章男就燃油车问题姿态就低了很多,身段就柔软了很多。

    问题就是关于发动机的燃油排放数据。

    据日本广播协会等媒体报道,日本丰田集团所属企业丰田自动织机公司生产的4款发动机被曝“尾气排放测试数据造假”。

    在量产发动机所需的认证申请程序中,丰田织机的员工篡改了在输出功率测试中燃料喷射量的数据,通过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可以让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较为柔和,曲线更为平缓。

    这次波及到了丰田、雷克萨斯、马自达与日野四大品牌,相关车型的数量达到10款。其中包括中国消费者熟悉的丰田陆地巡洋舰300、普拉多、Hilux、雷克萨斯LX500d等车型,也包括在东南亚等市场热销的丰田Fortuner、Innova、Hiace(图片)/Grance等车型,还有日野品牌的Dyna、Dutro和马自达的Bongo Brawny等车型。

    涉事的发动机主要为排量2.8L的IGD直列4缸柴油柴油发动机、排量2.4L的2GD柴油发动机和排量3.3L的V6柴油发动机。

    搭载这些问题发动机的车型,有6款在日本国内销售,年产量为43万辆。

    丰田汽车当天决定停止相关柴油车出货,丰田汽车公司社长在东京举行的记者会上鞠躬道歉,并称将“深刻反省”。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丰田第一次卷入测试“造假”丑闻,丰田汽车子公司日野汽车、全资子公司大发工业等也都相继曝出在产品检测中存在违规行为。

    2023年12月,丰田汽车全资子公司大发工业也被曝出车辆测试过程中存在数据造假等违规行为。据查,大发汽车共有174项违规操作,涉及64款车型,其在产品质量检测环节存在严重问题,包括篡改尾气排放数据、车辆燃油效率数据等。

    2022年8月,丰田汽车控股子公司日野汽车曝出了引擎尾气排放,以及油耗数据造假丑闻的调查结果。日野汽车在尾气排放方面的相关违规至少始于2003年,这一时间节点比日野汽车此前公布的2016年要早得多,距今已近20年。

    此外,丰田汽车的供应商也曾曝出造假的丑闻。

    2020年10月,日本国内最大的汽车安全带供应商“日本均胜安全系统公司”,被曝出对部分在强度测试中没有达标的安全带进行了“数据篡改”

    这样一来,日本整车制造商及其下属企业,均卷入了造假事件中。NHK、文艺春秋、日经新闻以及自媒体写手还没来得及唱衰,日本汽车的前路就已经光明不起来了。

    话说,一个燃油排放数据造假的公司,去怀疑电动车不环保,电动车不是未来,大有一种“喊狼来孩子”的自欺欺人,只允许自己发展,不允许别人强大。丰田章男还是那个章男,只是丰田汽车不可能踩到汽车发展的每个节点,诺基亚、斯柯达交卷就是最好的佐证。

    再说几句:

    看到丰田汽车造假事件,也让我想起中国汽车新能源化,好不容易占据了良好趋势,一定要谨小谨微,重产品、重研发、重质量、重口碑,不欺骗消费者。

    此时,你是否还会想起长城举报比亚迪排放的造假事件。作为一个汽车博主我还是很关心的。

    首先回顾下过程。

    2023年4月,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排放造假。

    2023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产品审查处处长姚勇官宣被查,所在部门主管车辆准入等。
    2023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一级巡视员乔东官宣被查。

    2023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郑贺悦官宣被查,所在部门承担车辆生产及准入技术检查等。

    2023年11月,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官宣被查。

    丰田、大众被曝排放造假之后,当局迅速展开调查,相关产品停售整顿,相关人员受到处罚。比亚迪被长城举报之后,虽然已有相关人员被调查,但进展缓慢,比亚迪一直未被调查和处罚,网上仍然有大量比亚迪车主吐槽发动机偷偷启动烧油,消费者利益受损也未得到处理,大家购车需谨慎选择,不要被便宜的价格所迷惑,购车就要购买买适合自己的产品。

    次阅读
    138评论
    35赞同
    收藏
    分享
    138评论
    3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