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的《地球大炮》这本小说里,有过对于未来智能驾驶技术的具体描述:
“沈华北不安地挪挪身体,这时他的手臂无意间触碰了车窗下的一个按钮,窗玻璃立刻变得透明了。他向外看去,发现这辆车正行驶在一座巨大而复杂的环状立交桥上,桥上挤满了汽车,车与车的间距只有不到两米的样子。这景象令人恐惧之处是:这时并不是处于塞车状态,就在这塞车时才有的间距下,所有的车辆都在高速行驶,时速可能超过了每小时一百公里!这使得整个立交桥像一个由汽车构成的疯狂大转盘。他们所在的这辆车正在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冲向一个岔路口,在这辆车就要撞入另一条车流时,车流中正好有一个空档在迎接它,这种空档以令人难以觉察的速度在岔路口不断出现,使两条湍急的车流无缝地合为一体。沈华北早就注意到车是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已把公路的利用率发挥到极限。”
这听起来像科幻故事,但你知道吗,我们离这个未来可能并不遥远!
比亚迪在他们的智能化体验日上就展示了这个未来的一瞥。他们宣布了一项激动人心的新战略——“整车智能”,这意味着从发动机到方向盘,再到车灯,每一个部件都是智能的。比亚迪智能化亮剑,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智能化实力,还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对未来汽车行业的蓝图。
在智能驾驶领域,比亚迪的实力令人瞩目。他们拥有4000多名专业工程师,稳居技术领先的第一梯队。他们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L2级智能驾驶的搭载量位居中国第一,同时“天神之眼”这款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已量产交付。更值得骄傲的是,比亚迪成为全国首个获得L3级测试牌照的汽车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瞻实业家王传福的领导下,比亚迪的智能化技术不仅强大,而且注重细节和用户体验。他们最近发布的全场景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以安全为前提,使起步和制动更平稳,即使是在大曲率弯道也能保持流畅驾驶。除此之外,他们还推出了近距离代客泊车功能,能够在复杂的停车环境中安全地停放车辆,无论有没有导航图都能轻松应对。未来,比亚迪计划进一步降低智能驾驶的体验门槛,用更领先的技术和更具竞争力的成本,加速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以前的燃油车不那么智能呢?燃油车的内燃机和电动车的电机工作原理不同,内燃机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燃油的燃烧效率、燃油的纯度等等),不太适合精细控制。但在电动车时代,比亚迪就大放异彩了。他们的“整车智能”策略,得益于他们自主研发和技术积累,把汽车的智能化发挥到了极致。
比亚迪的智能化汽车,通过一种叫做“璇玑”的智能化架构,把电动化和智能化完美结合在一起。它们能够实时捕捉周围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决策,让驾驶更安全,更舒适,而且还能根据每个人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
在比亚迪的体验展上,还有很多令人兴奋的技术亮点,比如可以和智能手机配合的“手掌钥匙”,还有一款搭载了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天神之眼”。他们甚至还和大疆合作,展示了世界上首个集成在汽车中的无人机!
在体验高阶辅助驾驶的环节,我和同车的媒体朋友就讨论了智能驾驶的标志。我认为智能驾驶就应该像其他的人工智能研究学习,比如在围棋AI就是进行人机对抗,并且以“碾压”的姿态战胜人类棋手,然后进行相互的AI对决,以此来验证实力。
那么汽车的智能驾驶,也应该以和人类赛车手同场竞技为最高标准,而验证汽车智能驾驶的高低,也应该以赛车比赛为手段,国家体育总局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在这方面就应该介入,组织进行“无人驾驶”的赛车比赛——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拉出来溜溜才是硬道理。所以我也欣慰的看到,比亚迪投入50亿建设全球首批全地形专业赛车场,构建新能源时代的汽车文化,希望将来能够看到各家厂商的智能化汽车能够在这片场地上一决高下,共同推动中国汽车文化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总之,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比亚迪不仅仅是在造车,他们正在引领一场全新的科技革命。他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品牌,让智能驾驶不再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而是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