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独立造车,蔚来汽车能否突围

    支点财经头像支点财经头像
    支点财经2023-12-06

    起个大早的蔚来汽车,提升销量和实现盈利成为当务之急。

    裁员、收缩,扩大换电朋友圈,收购江淮工厂,近一个月来,蔚来汽车的动作不断。但是,每月不足两万台的销量,仍是这家公司最大的问题。

    12月4日,蔚来汽车(09866.HK)的名字出现在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中,外界纷纷猜测,这意味着蔚来获得了独立造车的资质。

    5日,蔚来汽车的代工方江淮汽车(600418.SH)发布公告表示,以约31.6亿元的价格出售旗下两个工厂相关资产,收购方为蔚来汽车。

    终于即将取得独立造车资质,蔚来汽车能否突破困境?

    造车资质的AB面

    5日晚间,蔚来汽车CEO李斌回应造车资质问题表示,如果蔚来的汽车完全由自己制造,成本会下降10%。

    据了解,两个工厂分别为乘用车公司三工厂和新桥工厂,对应的是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蔚来F1工厂)、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蔚来F2工厂),承载着蔚来所有车型的生产任务。两家工厂由蔚来汽车和江淮汽车联合投建,但生产资质均来自江淮汽车。

    2016年,因缺乏造车资质,蔚来汽车选择与江淮汽车“牵手”,由江淮汽车代工生产蔚来汽车旗下车型,车尾贴有“江淮汽车”标识。2020年至2022年,蔚来汽车向江淮汽车支付代工费用分别为5.3亿元、7.2亿元、11.3亿元。

    有业内人士对支点财经记者表示,对现在的蔚来汽车而言,已经有品牌和销量的基础,拥有独立的生产资质是必要的,这也是造车企业必须获得的准生证。另外,车企需要产品型谱、产品线和产能的扩张,如果没有独立的造车资质,扩张的战略就很难落地。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对支点财经记者表示,对汽车生产而言,最重要的是核心技术,比如特斯拉的一体化压铸技术,通过实现车身零部件的一体化,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但如果仅依靠传统代工厂,这些核心技术并不容易实现。

    造车资质固然重要,然而,近32亿元的收购资金对蔚来汽车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尽管今年第三季度,蔚来汽车的销量有向好趋势,但与同时起步的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比,蔚来已逐渐掉队,且正陷入销量瓶颈。有分析人士指出,销量和资金仍是蔚来汽车的两个难关。

    销量仍是痛点

    11月以来,蔚来动作不断。11月3日,李斌发布内部信,宣布裁员10%左右的岗位,涉及近2700名员工。11月下旬,蔚来先后与长安、吉利宣布达成换电业务合作协议,在建立换电电池标准、建立换电体系等领域展开合作。

    蔚来汽车近期发布财报,第三季度共交付新车5.5万辆,包括3.76万辆SUV和1.79万辆轿车,同比增长75.4%,环比增长135.7%。

    第三季度,蔚来汽车实现收入总额190.67亿元,同比增长46.6%,环比增长117.4%;汽车销售额174亿元,同比增长45.9%,环比增长142.3%。

    盈利方面,第三季度,蔚来汽车净亏损45.57亿元,环比收窄24.8%,但相比去年同期仍增长了10.8%。今年前三季度,蔚来汽车累计亏损已达约153.5亿元。2020年至2022年,蔚来汽车的净亏损分别为53亿元、40.2亿元、144.4亿元。

    李斌在财报会上表示,梳理和调整了公司的关键目标、优先事项和行动计划,专注于高效执行和体系能力提升,来确保关键技术持续投入、销售能力足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上述数据显示, 蔚来的经营正趋好转。但这背后,仍存在巨大隐忧。

    首先是销量,尽管季度销量创下历史新高,但具体到月销量的数据,仍未达到蔚来的预期目标。今年6月,李斌曾表示,蔚来下半年的目标是平均月销超过2万辆。8月,李斌再次表示,自7月开始,蔚来全面提升销售能力,目标是达到每月锁单3万辆销售能力,9月底将完成这项销售能力建设,10月开始销售能力建设的成果开始显现。

    不过,自7月销量突破2万辆后,蔚来的销量始终在2万辆以下徘徊。8月至11月,蔚来的销量分别为1.93万辆、1.56万辆、1.6万辆、1.59万辆。

    其次是亏损。目前,新势力车企中,理想已实现盈利,截至三季度,理想今年已实现净利润超60亿元。其他车企仍未摆脱亏损的泥潭,其中,蔚来的亏损额居前。蔚来多次设定盈亏平衡时间表,但又一再推迟。此前李斌表示,蔚来原定今年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的时间点,推后至一年以内。

    对一家车企而言,自身的盈亏平衡点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重点。有说法是年销售18万辆达到盈亏平衡,更有月销3万的说法,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这取决于产品成熟度、研发投入、单车利润水平等综合因素。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亚太汽车和工业品负责人张君毅对支点财经记者表示,要实现盈利,并满足未来积极的研发投入,还要考虑市场竞争,“新能源车企的月销量起码也要有4、5万辆的规模,才能可持续发展。”

    以理想和广汽埃安为例,理想汽车今年月销量持续增长,目前已突破4万辆,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理想开始持续盈利。但目前理想的车型主要为增程式电动车,如果是纯电动汽车,盈利将很难。此外,广汽埃安今年9月销量突破5万辆,并持续稳定在4万多辆,6月份和7月份已连续盈利。

    对于蔚来的诸多调整,贾新光认为,时间上迟缓了一些,电动汽车的发展比较复杂,目前头部企业格局已经形成,多数传统车企也迅速向新能源转型,电动车风口的风正在减弱,优胜劣汰已经开始,接下来必须拼内功了。

    记者 王文华

    编辑丨刘定文 胡馨月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