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大自主汽车品牌的11月销量,基本都出来了;有意料之中,也有惊喜和意外。
11月份,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一超三强”继续发挥稳定。比亚迪继续保持30万+的月销量,遥遥领先于其它品牌,是超一线的存在。
而三强之一的吉利,在11月份表现不错:该月,吉利销量首次突破20万,同比暴涨了35%;在中国汽车销售整体不及预期的状况下,作为一家传统车企,有如此大的涨幅,很不简单。
根据吉利的财报:相比去年同期,今年11月份,吉利多了5.5万辆的新增销量。而在这5.5万新增销量中,新能源汽车新增销量为3万辆,占比55%,成为了吉利销量增长的第一大动力。这说明,今年吉利的新能源转型之路,还是相当顺利的。
主打“插电混动”的吉利银河系列,连续五个月销量破了万辆;主打纯电的吉利几何系列,11月销量也破了2万。吉利今年似乎在与造车新势力和比亚迪的竞争大战中,找到了感觉。

2
而相比吉利新能源转型之路的逐渐上道,三强的另外两强(奇瑞和长安),他们的新能源转型之路,依然不顺畅。
11月份,奇瑞汽车总销量高达21.2万辆,但新能源汽车占比,大概率还是不高;因为截止到现在为止,奇瑞连10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还没公布。
根据9月份的数据,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为7%,远低于中国市场的平均值(40%)。奇瑞的新能源汽车转型之路,或者说多元化经营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3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11月份自主品牌总销量应该在18万辆左右;这其中,自主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万辆,占比27%,也是低于中国市场平均值(40%)的。
更要命的是,相比于10月份长安自主新能源汽车的业绩(销售了5.7万辆);11月份长安新能源汽车销量居然出现了下滑(下跌12%),让人意外。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整体正在突飞猛进的时候,长安新能源不升反降,说明了长安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是严重不足的。
相比吉利的逐渐上道,长安显然还没找到感觉。
这也是11月份,长安和华为宣布合作建立“智能驾驶”公司的核心原因。长安似乎希望借助华为的智能驾驶东风,找到自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独特竞争力。
至于华为到底能不能为长安汽车赋能,让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反败为胜,那就需要时间的检验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