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先生,在多个节目接受了采访,结合最近比亚迪在东京、慕尼黑等多个国际舞台亮相车展的动向来看,一句话总结那就是:出海进行时!
不过用比亚迪自己的话来说:为了这两三年,比亚迪准备了20年。

其实回顾比亚迪的出海之路我们可以发现,如今结的果,其实也是早年种的因。比亚迪其实在成立之初就有国际业务,1998年在荷兰成立了第一个海外分公司,全球布局开始,业务为电子代工(手机电池、零部件)。

其实这个开端从现在来看是很有缘分的,比亚迪从入行就是做的电子电池相关,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行业经验,并且当时比亚迪的供货商也是以诺基亚、摩托罗拉为主,跟着这些国际化的手机品牌,比亚迪也自然而然的拓展了自己的国际视野。
所以正如李云飞总在采访中所说,比亚迪一直是一个国际化的公司,向来如此也事实如此。

在采访中,比亚迪还透露了定价策略的不同,强调在部分国家和地区,比亚迪的同款车型其售价海外竟然略高于国内市场,以元PLUS为例,国内版本13-16万元,在澳大利亚接近20万元。除了常见的关税、运费等因素外,根本原因是比亚迪是一个技术驱动的公司,比亚迪的部分车型被欧盟拆解分析后,零部件自产率达到了惊人的75%,并且比亚迪是罕见的拥有整套三电技术的车企,这赋予了比亚迪极大的定价权。
在海外,比亚迪就是正儿八经的高端品牌,无论是设计、产品力还是品牌形象都能匹敌BBA,在海外都是有钱人买比亚迪。
毕竟自主车企为国人,比亚迪在国内价格实惠亲密,那么出海,自然也要为祖国赚点外汇回来,要知道比亚迪能够一直保持甚至加大对于技术的研发投入,也依赖国内汽车市场的激励政策和广大车主的支持。

从DM-i混动再到现如今的云辇、易四方等等,比亚迪积累的技术鱼池,现如今正在造福全球汽车市场,推动新能源转型的同时,也为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源源不断的贡献。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