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评价丰田凯美瑞(图片|配置|询价)?简要概括的话,网上舆论没赢过,实际销量没输过,大家图它稳定保值可靠,新车时期品质感没啥惊喜,使用几年后品质感的衰退也不会让用户懊恼。凯美瑞是一款经典且畅销的全球车,它基本盘很稳,但它很难受流量、热点眷顾,没法站在聚光灯下吸引目光,这些都限制了凯美瑞更进一步,找不到增长点也就没法赢家通吃,只能在所谓的舒适区继续卷。

这篇选题上线的前一天(北京时间11月15日),新一代凯美瑞于洛杉矶全球首发;上线之后一天(11月17日),更适合中国用户体质的广汽丰田全新凯美瑞也将亮相。将原型车直接引入就能大卖的时代早就过去了,今天咱就畅想瞎聊一番,广丰要如何微操作,才能让九代凯美瑞在国内跳出舒适圈,成为热点话题的核心。


· 全系混动?
这很有可能,毕竟第五代THS服役是板上钉钉的,大部分消费者对于混合动力的接受度要远大于纯电动。
目前广丰凯美瑞动力方案有两款纯内燃机,即2.0L与2.5L,分别匹配CVT/8AT变速箱。这里相对鸡肋的是2.5L自吸动力,“大排量”纯内燃机确实是比较落后的方案,税费高,保险成本高,更强劲的动力体验可以通过电气化实现,比如丰田已有的2.0HEV双擎最大综合功率144kW(参考锋兰达),只比2.5L少8kW,且第五代THS核心亮点之一在于“强电机”驱动,锂电池加持使电机输出功率更高。


2.0HEV双擎可以取代2.5L,问题在于要不要取消2.0L车型。作为入门款2.0L终端价格较低,销量占比较高,2.0L车系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短期内作为保留项目实现新老过渡能保证市场表现没有大波动,至于长期要不要取消得看广汽丰田对于其市场定位的思考。
如果新一代凯美瑞国内发布后动力方案是2.0L燃油+2.0HEV+2.5HEV,是否符合您的预期呢?
· 可选四驱?
北美版第九代凯美瑞公布的动力序列只有2.5HEV混动一款,但是可选两驱/四驱。官方资料显示四驱版通过增加后桥电机系统综合最大功率可输出额外30马力,在不同工况下可智能分配前后桥需要的扭矩,以实现湿滑路面的驾驶稳定性,提升静止启动加速能力,改善驾控表现以及燃油经济性。

显眼的AWD标识
北美在售的凯美瑞是不提供四驱的,即便3.5L V6版本也是前轮驱动,而且这次四驱版车型并非插电混动版,就是普通的功率分流式HEV。

截取自美国官网2024款凯美瑞,全系前驱
也就是说如果广汽丰田需要,在技术上完全有蓝本可参考,反正北美版也不是大排量内燃机配四驱,大家都是2.5L混动。但是,总觉得国内引入四驱版还是不现实,因为有点过于打破游戏规则了,2.5HEV+AWD四驱,这种规格没有任何一款同级竞品可以匹配。
所以新一代凯美瑞要是真有四驱版,您觉得是个惊喜么?
· 标配Carplay还是本土化车机?
这是比较核心的部分,也是吐槽相对集中的部分。
参照北美版,全新凯美瑞将会标配7.0英寸液晶仪表,中控屏尺寸最大可拓展至12.3英寸,内置无线CarPlay以及Android Auto互联。这部分官方资料提及不多,按惯例日系车在北美市场是相对乐意提供CarPlay的,而且CarPlay就能满足当地市场大多用户使用需求,这一点从很多新车海外评测视频里都能体现出来。

但国内市场环境不一样,用户需求也不一样。最近两年丰田/雷克萨斯开始陆续为旗下产品配备CarPlay功能,也非常注重互联体验以及车机功能拓展,不过主观上大家还是不满意,很多车主(尤其低配)买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改主机,改360影像系统,买转换盒子...也许目标用户使用场景相对单一,但羸弱的智能化体验(相比同价位中国品牌)确实是其产品力层面的短板。
除了依托于丰田生态或标配CarPlay功能,凯美瑞也可以走“本土化”路线,此前北京现代与百度合作曾围绕伊兰特打造过智能座舱;目前也有小道消息称未来国内版全新凯美瑞车机将与华为合作开发,若传言属实,对于凯美瑞来说产品力短板会立刻变成强项。

试想,被戏称黑白电视的车机系统经过这次换代,变得清晰,流畅,功能丰富拓展力强,与智能设备无缝流转还能连续识别几十秒的长语音指令....这样一台“遥遥领先”气质加成的凯美瑞,会转变您对丰田在国内的固有印象吗?
· 两版外观还是运动套件?
国内版本大体上会延续北美版外观/内饰设计方案,第九代凯美瑞依旧会有两套外观风格,不过两种不同版本车型差异主要集中在“大嘴”前格栅处,一种为蜂窝网格设计,凸显运动感;另一种则为横幅饰条设计,看上去更加精致。
这代凯美瑞外观设计思路很彰显肌肉线条和力量感,算是更注重运动风格,个人比较喜欢的部分倒不是外观版本区分,而是细节上对于运动氛围的营造。比如海外作为高配的XSE版拥有黑色车顶设计(与车身撞色),提供19英寸轮圈,后视镜熏黑,车尾还有个小尾翼,组合起来对于整体气质的提升是非常显著的。


我甚至觉得广丰全新凯美瑞只引入运动风格一版外观也无所谓,剩下的全靠细节区分,比如想要运动一些就大轮圈+各处熏黑处理,想要精致一些就多用镀铬装饰,总之大方向坚定地往年轻化、运动化靠拢,而根据需求不同又可以提供一定“定制化服务”。
凯美瑞是一款家用车无疑,但如果全新一代不仅提供两套外观风格此外还重点渲染了运动氛围,自带外观套件,车内红色运动座椅+打孔方向盘+金属踏板,您会接受吗?

· 有没有衍生版?
会有这个猜想,是因为之前种种信息都在暗示“掀背”造型,全网传阅的效果图也明显是跨界风格,真就无风不起浪?
北美版全新凯美瑞就是规规矩矩的三厢造型,对比此前网友原创的效果图二者对于C柱位置处理区分明显,实车并没有在后翼子板上方做太饱满的肌肉线条勾勒。其实效果图指向的是皇冠SportCross车尾造型,按官方说法这种造型更符合国内年轻消费者审美(我是没看出来),所以大家也都猜测未来丰田会对旗下轿车(尤其国内市场)注入更多跨界元素。

新一代凯美瑞实车官图

网友原创被转载的效果图
当然按常理,广汽丰田不会改变凯美瑞的经典轮廓,但保不齐会推出类似皇冠SportCross/Sedan这种组合搭档,又或者未来一汽丰田打造自家“凯美瑞”的时候会区别风格,融入更多跨界元素?
· 会不会涨价?
最后这个猜想属于先给各位吃一颗定心丸,放心,涨不动!
咱不说市场环境严峻或中国品牌崛起这些片汤话,就纯分析。首先,市面上这些主流产品涨价往往伴随级别的微调,比如原来是途观,后来它就成途观L了,加长了,那更大的尺寸就会卖更高的价格;而从目前看,北美版九代凯美瑞属于标准B级车身材,后排腿部空间相比现款可能有优化但进步不明显,后排配置从现有信息也看不出亮点。

如果广丰凯美瑞定位真变了,预计会在宣传期重点渲染“凯美瑞L”这个概念,相对的若未宣传估计还是停留在针对国内市场做细节、配置优化这个阶段,比如座椅、独立空调或后排通风/加热这些,这都构不成“涨价”的大前提。
可能广丰追求的也不是涨指导价,而是通过提升产品力回收优惠,别让价格体系崩掉。
而且纵向看,凯美瑞也没有调整市场定位的空间,比如奔驰E级最近要上市,大家都在看涨,那是因为E级再便宜也不能比C级便宜,再贵不能比S级贵,这自由度可就太大了;而凯美瑞能自由发挥的区间比较窄,大概17--23万区间是主战场,突破这个区间就会影响亚洲龙或丰田皇冠,甚至是雷克萨斯,涨完也会根据市场反响再微调回去。

结语
合资B级车有过属于自己的时代,那时它们是精英座驾,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级别上升到“B级”才能体会品牌精髓,体会所谓的品质感。但随着技术不断下放,以及汽车作为工业品开始触摸到瓶颈,“B级”这个概念已经没有神秘感可言,迈腾自打B8之后感觉换汤不换药,日产VC Turbo市场反响也就那样,雅阁也是坚守着核心竞争力慢慢完善修补比较平庸,所以这次凯美瑞能不能打破僵局,带来一些实质性惊喜呢?我很期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