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车队的川畑打造了SUPRA 2号机,而且是在1号机没有出成绩的前提下。本期将继续介绍空气动力学套件和发动机的制作理念。
KUHL RACING特别版宽体套件

SUPRA 1号机使用的是HKS宽体套件,如此讲究的2号机显然不能只用普通的量产套件。

川畑介绍,其实2号机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制作了。2号机请到了著名宽体厂商KUHL RACING参与打造。

KUHL RACING这套D1 SUPRA专用宽体套件,采用的材料和普通宽体完全不同,的确达到了赛车水准。为适应碰撞频发的漂移比赛,宽体材料需要有一定弹性,还要足够轻量化。

2号机的前轮眉是在切掉原车轮眉之后安装的,这里和传统外观套件的安装方式一致。另外,由于漂移车对轮胎尺寸和转向角度的要求比较特殊,使用类似GT赛车的宽体套件,能够为轮拱腾出更大的空间来。

其次,宽体套件的固定方式也比较特殊,用特殊的变形螺丝可以让套件从外侧“挂上”。目的是在漂移比赛中进行快速拆装。

2号机的后轮眉上方采用了传统漂移车的拧螺丝固定方式,下方和前轮一样采用了特殊的变形螺丝。当然量产版宽体不会把螺丝露在外面。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前后轮眉上方都有类似GT赛车的排气口,但它的作用并非降低轮拱内部的阻力。而是让轮胎烟雾从排气口飞出,创造更好的视觉效果。恐怕川畑在向TOYO轮胎申请预算时强调了同样的说法。但是,是否会真的飞出烟雾,还要试试才知道。

除了车头之外,侧裙下方也增加了额外的线条以疏导气流。沿着后轮眉上扬的线条,连接着巨大的鸭尾。车尾下方还增加了大型扩散器,甚至延伸到了底板。后保险杠两侧的巨大孔洞,是为排气管口预留的。

放在地面上的是SUPRA的干碳纤维尾箱盖。中间框出来的部分要掏空,作为后置散热器的进气口。大型“双层”鸭尾套件可以直接装在上面。

一般来说,D1漂移车大都采用GT尾翼。但是有些时候可能会带来过大的尾部下压力。所以川畑特意要求KUHL RACING做了一套鸭尾。如果下压力太大的话,可以把上面一层拆除,只留下更小的尾翼,降低多余的阻力和下压力。

KUHL RACING演示了2号机安装好全套空气动力学套件,以及安装轮胎之后的样子。可见全车外观原厂的部分,只剩下前保险杠的一半,车身黑色的地方都是全新的。

那么前保险杠维持原厂造型么?并非川畑忘记找KUHL RACING定制了,而是还在开发过程中,并且肯定会在D1揭幕战之前做好。现在只是给你假组一下看看。

“这里你看空空的,其实还有风刀在研发中”。


KUHL RACING在自己的频道中对套件进行了详细介绍。虽然赛车版套件是不公开销售的,但还有造型近似的量产版“90R-GTW”可供SUPRA车主选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追求完美外观

学老师是KUHL RACING的粉丝,在东京改装展当天,还亲自拿着摄像机去拍了他们的展台。
另一方面,KUHL RACING为宣传自己的SUPRA套件,也主动选择了和D1顶级车手川畑合作。

这套宽体的全名是KUHL RACING - 90R-GTWR“D1 special”,比量产版多了一个字母R。虽然现在2号机还没有进行喷涂拉花,车身外观颇有些SUPER GT测试车的味道。但可以从后侧角度看到,轮胎后方巧妙的露出来,很有GT赛车的感觉。
除了宽体套件之外,2号机还有外观上的小心思。
上次提到了川畑为了尽可能降低坐姿,将座椅放的非常低。带上头盔之后,视线几乎会被中控台、侧窗线以及封死的后窗挡住。那么,他应该如何找准发车时的停车位呢?

2号机安装了电子后视镜。除了能朝后看以外,前侧下方对准前轮位置。和本田的民用车转向灯后视镜摄像头异曲同工。

学老师注意到,大灯也不一样了。在灯珠上做了白色装饰,同时下方还暗藏了时尚的流水灯带。可以说2号机在静态外观上不输任何一台展车,这对不那么讲究的D1赛车来说,可以说是前所未见了。
川畑认为,D1大赛上观众们首先看到的是车辆外观,所以必须要足够考究才行。
按点火顺序布置的排气歧管
虽然2号机的引擎和1号机一样是3UZ。但1号机使用的是G42单涡轮,2号机换成了两个稍小的G30涡轮。

即便是V8,安装大型单涡轮也会有很大的涡轮延迟。1号机上使用的是单颗G42涡轮,理论上标准版最大支持1200hp,而更大型化的G42是1450hp。
川畑非常想尝试双涡轮,于是拜托引擎专家打造了一套前所未见的系统。这套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复杂的排气歧管系统。

理论上来说,2号机使用的G30,单颗能输出660hp,两颗就是1320hp。对于D1赛车来说,川畑追求的不只是极致引擎性能,还有外观和排气声浪。
V8引擎一边四个气缸,正常的布局是四个气缸接一个涡轮和排气管。那么为何2号机的排气歧管如此魔性?
实际上,V8引擎的气缸做功(爆炸)是有顺序的。3UZ的火花塞点火顺序为 18436572,可以反向推算出排气歧管的布局方式,如果想要按照做功顺序布局,那么肯定会相互交叉。
引擎同步点火可以提升双涡轮的响应速度,让引擎动力输出更为平滑。川畑为了发挥1000匹马力,对响应速度的追求登峰造极。同时,排气声浪也能更加好听,简直就像演奏出来的一样。
汽车厂商因为振动等原因,故意让引擎气缸做功的顺序岔开。不过,顺序排气歧管的改装方案在自然吸气引擎上比较常见,对于涡轮车来说的确罕见。

由于川畑在设计整车的过程中就想好了引擎的布局方式,将所有尺寸都测量好的同时,引擎图纸也规划完成,所以引擎舱非常整齐。也正因为进一步降低了引擎安装位置,才能容纳如此巨大的排气歧管。理论上来说,这样布局排气歧管不会对可靠性造成太大影响,但还要等到实战时才知道。
学老师谈到:“要说最适合漂移的引擎,就是眼前这台。”的确,川畑追求的是世界上最强的SUPRA。
学老师还猜测2号机可能用上了特殊的散热方式,比如两个副水箱等等,但这似乎不大可能。另外,ECU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调校暂时还不得而知。

7月23日,D1无观众揭幕战即将打响。在川畑加紧制作2号机的同时,对手斋藤的两台SUPRA早已制作完毕。斋藤的SUPRA有何让人期待的地方呢,请持续关注漂移头条。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