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期间,已经数不清有多少的发布会和新车亮相,在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上,从车企领导再到一众媒体集体变身卷帘大将,一时之间卷王之名,不知几人称之。仿佛“卷”已然成为一种潮流,事实上,“卷”从来也不是什么潮流,而只是随波逐流。卷王,也只是随波逐流的滔天浊浪中,吆喝声大一点的那几位。
在一片卷声的市场中,从来坚持个性的高合成了一股清流,在我看来,这股清流其实才算是潮流。高合HiPhi Z总让人有一种恍惚感。一来是恍惚在这台车的造型太过概念化,不像是量产车的样子;二来则是感慨这个时代变化真快,终于有品牌开始制造这种以往自主品牌不敢尝试的车型。

整体来说,HiPhi Z的底盘调校相当好,转向精准且灵活、滤震充分但仍有清晰路感、应对高低起伏路面得心应手,各种工况下几乎感受不到任何侧倾,在造车新势力乃至目前所有的纯电车型中都非常少见。

有一个例子,能够直观地体现出HiPhi Z的底盘能力。在试驾路段中有那种高出路面很多的桥头,绝大多数车型(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驶过这种路面时,悬架都会出现多余的弹跳。轴距长达3150mm、重量超过2吨半的HiPhi Z,悬架却能在这种路面抛跳时有效地拉住车身,连一次多余的弹跳都没有出现。整个底盘的支撑性、韧性和舒适度做到了完美的平衡。
能够做到这样的平衡,一方面得益于HiPhi Z的底盘硬件规格确实够高,另一方面显然是高合的工程师在调校方面下足了力气。
先说硬件规格,高合HiPhi Z的底盘采用了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配有单腔空气悬架以及CDC连续阻尼可调系统,同时Brembo四活塞卡钳、米其林Pilot Sport EV轮胎、iBooster智能制动助力系统、博世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正负转角共13.2°的后轮转向系统均有配备,可谓把能堆的料全部堆了上去。

后轮转向在低速时可以减少转弯半径,而高速时能够增加车辆稳定性(而且不用花钱选装)
而在调校方面,HiPhi Z配备了来自博世的IVC(Integrated Vehicle Dynamics Control)动态底盘集成控制系统,这套基本只配备在超豪华车型上的系统从规格上就足够高级,而高合的工程师也确实在底盘调校上下了大功夫,反复迭代优化悬架几何,充分兼顾了对冲击余震的吸收和操控的精准响应。也让HiPhi Z所拥有的494kW(672Ps)最大功率和820N·m最大扭矩,能够顺畅地作用于路面,达成3.8s的0-100km/h加速成绩。

而从HiPhi X到HiPhi Z,高合在明显的提升和进步之余,也更加明显地找到了自身的发展方向。从品牌调性到产品风格,高合已经证明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定位。而对于在发展中逐渐成熟、消费需求愈加多样化的中国汽车市场来说,高合这样的品牌、HiPhi Z这样的产品或许小众,但肯定有存在的价值。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