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车帝原创 彩丽美
[懂车帝原创 行业] 10月31日,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在个人社媒账号中发文表示,三款车月交付4万/月完成后,继续挑战下一个更高的难度:整体(销量)5万/月,以及理想L7(图片|配置|询价)的2万/月。 同时,李想强调,“5万辆/月是指目前的三款车(L9、L8、L7),否则就不是挑战了。”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发文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底,李想就曾发文表示,“理想L7今年十月份做到2万辆/月,提前给团队设定一个小目标。供应商的合作伙伴们,请相信我们,一定要把产能跟上! ”
目前来看,理想L7尚未达到这一“小目标”,究其原因,或与问界新M7的热卖有关。
要知道,问界新M7与理想L7在定位、目标人群上基本重合,但售价要比理想低5万-7万元左右,加上智能驾驶上的领先,理想L7面临的压力并不小。

理想L7挑战月销2万辆
结合理想汽车公布的销量来看,2023年第44周(10.23-10.29),理想汽车的周销量为1万辆。截至10月29日,理想汽车10月累计销量为3.68万辆;小鹏(1.52万辆)、蔚来(1.41万辆)紧随其后,备受关注的问界,其销量重新回到1万辆水平(1.06万辆)。

5月24日晚间,李想发文截图
可以说,问界掀起的销售热潮让车市有些始料未及,尤其是理想汽车。
今年6月,李想曾发文回忆理想汽车被华为“打残”的经历。“2022年三季度,问界M7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
如今,比问界M7上市时更爆火的新M7强势回归,两者之间将再次正面交锋。

据国内媒体爆料,在理想汽车10月召开的秋季战略会上,李想反思了理想汽车过去在智驾上投入保守,“在智驾上的全力投入晚了半年”。导致的结果是,理想汽车今年4月在上海车展宣布的“年内向100座城市推送NOA”,不到半年时间,仅能实现“通勤城市NOA”。
作为比较,华为仍在持续投入智驾,宣称每年投入100亿元——就在新M7上市时,余承东把华为的城区无图驾驶系统年底开放45个城市扩展至落地全国。
据悉,战略会第一天晚上,理想管理层提前开了一个多小时的会,讨论如何应对华为。此外,理想汽车还表示要在2028年做到300万的年销量。

今年9月,理想汽车共计交付新车36060辆,同比增长212.7%
结合此前数据来看,进入到2023年以后,理想汽车销量持续走高。
今年9月,理想汽车共计交付新车36060辆,同比增长212.7%,创下单月交付量新高。截至2023年9月30日,理想汽车第三季度累计交付量为105108辆,同比增长296.3%,全年累计交付量已达244225辆。

到2025年,理想汽车将 形成“1款超级旗舰车型+5款增程电动车型+5款高压纯电车型”的产品布局
对于理想来说,后续的战略规划会将纯电汽车引入进来。到2025年,理想汽车将形成“ 1款旗舰车型+5款增程电动车型+5款高压纯电车型”的产品布局,主要面向20万以上消费市场。
接下来需要关注的是,在市场竞争“淘汰赛”中,理想汽车将如何保持长期发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