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本人开始了为期22天的长途自驾之旅。先后途经逗留江苏省的盐城、淮安、宿迁;山东省的济宁微县、曲阜、泰安、济南;天津,河北省的乐亭、南戴河、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辽宁省的葫芦岛、盘锦、营口鲅鱼圈、鞍山、沈阳、铁岭;吉林省的四平、长春、双辽、松原;以及黑龙江的哈尔滨。总行程6000多公里,感受颇深。

长春电影制片厂原址的铁人王进喜塑像
以前国内跑还是在20多年前,当时苏州还在发展壮大,园区、新区初具规模,但没有现在这样波澜壮阔。各县级市逐步成型,但还没完全形成中等城市的规模,县城也只是城厢镇。苏州的经济发展速度虽快令人瞩目,但全国排名还没进入前列。与天津、沈阳、长春、哈尔滨、济南等老牌省会城市相比,在城市规模和发展水平上还不能相提并论。
经历20多年的发展,国内城市到底怎么样呢?本人行色匆匆,本人对这些地方风土人情没有深入了解,仅就这些城市的外在表现谈一下个人看法。
第一,国内北方城市普遍都有了新发展。城市逐渐变大变高。

天津海河
一是近些年国内城市普遍重视起环境保护,大气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尤其是沈阳、鞍山、长春、哈尔滨等东北重工业城市,蓝天白云令人感到无比惬意。甚至感觉空气质量比长三角都好。也许是我去的时机恰当,正好是夏末秋初的最佳时节,也许是东北地广人稀,纬度高,太阳照射更加耀眼。北方的城市近些年来绿化也有很大改观,出去20多天,几乎没怎么擦皮鞋。改革开发初期我们感叹出国不用擦皮鞋,现在我们也基本做到了
二是许多城市都注重打造城市名片,CBD商务区俨然有大城市的气派。如济南的经十路,宽敞的大街两旁高楼林立,沈阳浑河沿岸CBD建筑造型别具特色,哈尔滨的道里俄式建筑几乎全部整修,外立面恢复原貌,搬撤原有居民和单位,恢复过去的西式商业氛围。就连鞍山这个重型城市,市中心胜利广场搞得也颇具现代商业之都的感觉。苏北的盐城、淮安和宿迁虽然在江苏省内排名不靠前,但都建了环城高架路,城市交通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三是渤海沿岸全线保护、开发旅游。这次我从南戴河开始,一直到营口鲅鱼圈,几乎沿渤海的海岸线跑了大半圈。过去印象中,渤海只有北戴河一个旅游圣地,听新闻,渤海污染严重。现在去看,到处都有碧海蓝天,细腻的海滩,南戴河、北戴河、秦皇岛、绥中的东戴河,葫芦岛的兴城,锦州凌海红海滩,还有盘锦、营口的鲅鱼圈,到处都可以看海,到处可以下海游泳。

松辽平原广袤的田野
四是农村美丽乡村建设深入人心。说实话东北农村并不落后,地广人稀,雨水丰富,土地肥沃,收入水平并不差。这趟长途旅行,走国道、省道和县道,路过许多乡村,虽然没有苏南农村殷实的两层小楼,但家家瓦房大院子,收拾得利落,没见到破败的景象。

五是各地普遍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比如长春把一个水库,搞成了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吉林松原的查干湖,那个因为冬季破冰捕鱼上央视新闻的湖泊,改造成查干湖景区,夏天游客如织。

查干湖汹涌的波涛
第二,一些城市发展改变了千篇一律的观感。
我跑过的这些城市中,发展最好的,要首推天津,毕竟是直辖市,毕竟GDP排名前十,经济实力摆在那里。大面积的老的西式建筑得到了保护和恢复,许多地方都有故事,都值得一看,比如意大利风情街、五大道、海河风貌保护带,等等。

长春世界雕塑园的塑像
长春是给我印象比较深的,相比于东北其他城市,长春的街道宽敞、干净、整洁,交通秩序井然,城市绿化高。高架快速路环绕全城。市内有许多免费景点,如世界雕塑园、友谊公园,供市民休闲、游人观赏。虽然有高楼,但不集中,长春是最类似苏州的城市。

长春世界雕塑园的塑像
哈尔滨市也是东北最有特色的城市,走进去,就是一股浓浓的西式、俄式风味。红军街、霁虹桥、中央大街、圣索菲亚大教堂,还搞了个阿拉伯广场,真不知道哈尔滨与阿拉伯有什么关系。哈尔滨高楼有但不多,完全靠道里整片的西式建筑撑场面。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
济南我从没去过,因为觉得没多大意思,去济南不如去青岛。这次去我改变了观点,济南的大明湖、趵突泉等老景点经过整修,还是值得一看的。

铁岭柴河水库
第三,与苏州相比北方这些城市的差距。这些城市与苏州相比,除了地理环境外,最大的就是经济实力给城市建设带来的差距。
一是这些城市建设突出一点,不及其余。除了上述天津、长春外,其余城市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些城市往往市中心搞得很好、很繁华,很有大都市的气派。离开了这些高楼林立的“一带一路”,就显出底气不足。比如沈阳,拿掉浑河沿岸就是混乱;济南除了经十路,其他不经看;哈尔滨没了道里,也就什么没有了。就是天津,西青区117层高的摩天大楼,烂尾了十多年,依旧烂着。滨海新区建了几十年,还看不出什么模样。

天津北安桥
相比之下,苏州城市建设各地全面开花,没有短板。比如园区的金鸡湖、高新区的狮山、科技城,相城区的高铁新城、吴江区的东太湖苏州湾。唯一的短板就是市中心的古城区,因为古城保护,动不得,也给外地游客带来不良感观。他们都是火车来的,下火车就见到狭窄的马路,老旧的房子,就觉得苏州也不过如此。在他们印象里,市中心就代表了繁华富贵。

铁岭柴胡水库
二是交通秩序混乱。在苏州总觉得交通拥堵,出去了才知道外地城市更堵。
许多城市路网不完善,咽喉要道卡脖子。济南因为修地铁,东西向交通堵成一锅粥。天津滨海新区,晚上七点半了,中央大道海河隧道高德导航还一片红,导航提示通过需要半个多小时。
在苏州,总觉得交警就会装红绿灯,每个红绿灯又是直行又是左拐,耽误时间。出去了才发现,外面的城市有些红绿灯不亮,有些流量大的路口只有一个绿灯,直行左拐凭胆大,还有的路口根本没有红绿灯。
我们这许多街道快慢车分道行驶,在北方就一条道,非机动车无处可走,挤在快车道上。经常遇到电瓶车在堵死的车堆里绕来绕去,真怕挂到车。

长春有轨电车
北方城市街道很少有停车场,私家车就停路边,经常看到快车道停两排车,不知道停里面的,要走怎么出来。停马路牙子上是家常便饭,好像没有城管贴单的。在哈尔滨市里我打听了一下出租车司机,他告诉我路边有停车框合法,没框停车凭运气,马路牙子停车有位就停,没人管。
东北人脾气糙,开车猛自我感觉很好。有缝就挤就钻,风风火火的,转向灯是摆设。其实我们20年前刚买车时也是这样,总觉得唯我其谁。
北方城市路灯昏暗,许多灯会不亮,也有许多路灯装在树丛中,被树叶挡住光线。
东北的国道、省道建设标准低,大多数是双车道,限速60公里,车跑不起来。

G203国道
三是施工管理混乱。城市建设施工管理,考验的是城市管理水平。在这方面,北方城市差很多。比如沈阳市在清故宫景区修地铁搞道路施工,现场交通堵的一匹。哈尔滨平房区新疆街道路设施改造,搞得鸡飞狗跳。还有河北唐山乐亭县G228国道姜各庄段改造,现场道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好像在俄乌战场一样。在苏州这只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能遇到。要知道我是从小路拐到228国道,刚交了买路钱,就遇到这段按摩路。
四是一些地区发展还不尽如意。比如葫芦岛市,有石化产业,国家杀手锏的唯一产地,城市发展却很混乱。我亲眼见过只建了十来年的莲花居民小区,居然有化粪池的排气孔,臭气熏天。都什么年代了,还有化粪池?
天津的滨海新区发展几十年,还是不行。当初西青区作为教育科研一体化基地,还是没有大变化。营口的鲅鱼圈传说很久,也没有成型。
五是城市缺乏市民休闲场所。相比苏州品种繁多、百花齐放的绿化,北方城市单调了许多。在苏州到处都有的口袋公园,在北方很少看到。这里我感觉长春是例外。北方的城市,像样一点的公园都成为景点,需要收费。比如长春的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就相当于苏州的石湖景区水平,石湖不收费,那里却收费了还趋之若鹜。哈尔滨太阳岛是不收费,但那里也就是个苏州东园的水平,带孩子遛娃。松原的查干湖景区各景点倒是不收费,值得表扬。据说此前还是收费的。

天津跳水大爷
许多年前一位老朋友对我说过,看城市富裕不完全是看高楼大厦,路灯和绿化树种往往可见一斑。好的路灯架很贵,品种繁多的树种栽植也很昂贵,那些路灯和树木成千上万,投下去没有一点实际效益。
北方城市不谈地理、气候,房价低、吃喝便宜,虽然挣得少,但吃住也便宜。但这环境、氛围、管理,就像改革开放初期归国的华人华侨,适应吗?
这就是由物质差距,引起的精神感受差距!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