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药驾”预警!吃了这7类药后别开车

    合肥警方头像合肥警方头像
    合肥警方2023-10-06


    国庆假期余额不足

    想必“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的要求已深入人心

    但同样可以带来

    危险驾驶隐患的“药驾”

    你了解吗?

    也许你家的常备药箱里

    就有可能造成“药驾”的药品!



    “药驾”是啥意思?


    “药驾”,顾名思义,就是指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


    为什么服药会影响驾驶?


    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主任、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系主任赵志刚表示:“一些药物在服用后会产生嗜睡、头晕、心悸、反应迟钝、视物模糊、色觉异常、血压升高或降低、血糖降低等情况,这些都可能降低驾驶的安全性。”


    在赵志刚看来,“药驾”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却很少受到关注。


    “许多交通事故中,人们都误以为只是个人身体疲劳或精力不济,却没想到真正的原因很可能是服药。如果意识不到,就很难避免这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吃什么药会影响驾驶?



    目前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可能引起“药驾”的药品应该是藿香正气水,它是含有酒精的制剂。


    除此之外,还有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十滴水、感冒止咳糖浆等制剂中含有酒精。


    有些人喜欢饮用药酒,药酒是用75%酒精浸泡中药材所成,也会成为引起药驾或是酒驾的隐患。


    世界卫生组织曾列出七大类服用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包括抗组胺药、抗抑郁焦虑类药、镇静催眠类药、解热镇痛药、抗高血压药、抗癫痫药、降血糖类药


    赵志刚解释:“一般人对抗组胺药可能并不熟悉,其实这正是很多感冒药里的常见成分,包括治疗皮肤过敏时会用到的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都属于这一类,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容易产生疲倦、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


    而像可乐定、哌唑嗪等抗高血压药,服用后有时会伴有头痛、眩晕和体位性低血压,服用优降糖等降血糖药,则很可能导致低血糖,严重者甚至引发晕厥。”


    赵志刚认为,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远不止这七大类,“例如镇咳药右美沙芬,一些复方感冒药里会有这样的成分,可能引起头晕,而服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替硝唑等药物,也会出现头痛、眩晕等情况。


    另外,像硝酸甘油和阿托品等,服用后容易造成视物模糊,治疗心衰的地高辛,服用后还可能出现色觉异常。


    还有不少人以为,吃中药就能避免这些问题,事实并非如此,像天麻有镇静催眠作用,而人参可能升高血压导致头晕。”



    “药驾”难以快速检测


    既然“药驾”如此危险,为何并没有得到有效管控呢?


    酒驾的判断可以通过呼气酒精浓度或血液中酒精浓度的检测结果快速判读,有明确的指标范围。


    可能引起药驾的药物品种更多,检测方式技术要求更高,因此存在缺乏药物筛查标准、药驾的辨别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实际操作层面的困难。


    “法律规定在作出限制时要非常慎重,‘药驾’涉及药品种类繁多,情况复杂,所以现有法律只是禁止服用列入国家管制目录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驾驶机动车,而不是将所有药品一网打尽。”


    北京市律师协会交通管理与运输法律专委会主任张金澎律师认为,从执法来说,对所有药物进行快速检测也不现实,也就没办法制定统一的标准。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余凌云表示,目前针对“药驾”,主要是从结果来看


    通常情况下,交通事故发生后,会根据实际需要,检查是否服用国家管制目录里所列出的药品,至于目录以外的药品,并不会特意追究。


    这三种服药习惯要不得!


    无论是何种药物,都一定要依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不当的用药行为会造成包括药驾在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01

    超量服药

    超量服药包括超剂量自行增加用药频率


    药物的很多作用是与剂量成正相关的,超量服药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02

    重复用药

    比如,部分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氯苯那敏等,这些成分容易使人犯困。


    如果再同时服用镇咳药,尤其是复方制剂,其中有的药物成分可能是重复的,使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实际服药量增加

    03

    药物混吃

    混吃会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可能影响其在人体的作用,随意增加药物种类,也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服药至少6-8小时后再开车


    无论是专业驾驶员,还是普通民众,在服药期间都应尽量避免开车上路。


    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如果服药后出现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头晕、耳鸣、视物不清、辨色困难、定向差等情况,应立即停止驾驶。


    至少应该在药物在人体内的血药浓度达到最高峰后下降到一定水平才能驾车。


    服用不同的药物后,血药浓度下降所需的时间也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一般来说,服药后至少需要6-8个小时后才能驾车。



    另外,服药前一定要阅读说明书


    一些药品说明书的注意事项和禁忌里会有“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字样,服用这类药物,一定要避免驾车。


    最重要的是,大家要提高对“药驾”风险的认识。


    药品说明书都是在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长期或大规模人群临床使用过程中,根据试验统计结果和临床使用后评价进行编写和修订的,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
    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你听说过“药驾”吗?

    为了保证假期安全出行

    快转发给家人朋友看看!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