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被百万辆销量压垮,一汽丰田20年来的危险时刻

    铭心忧头像铭心忧头像
    铭心忧2023-09-28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近日,一汽丰田举行了盛大的20周年庆典,宣布即将发布三款备受期待的新车:皇冠轿车、全新普拉多和bZCrossover。然而,这场庆典揭示出了一汽丰田正面临的历史性挑战,似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庆典的现场布置令人不禁感到意外,几乎没有中国风格的痕迹,反而更加偏向日本风格。


    甚至为在场的日本宾客专门提供了中日双语服务,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合资汽车兴盛的过去。在众多合资车企纷纷本土化的大趋势下,一汽丰田却依然紧紧依附于日本丰田,似乎没有追求更大的自主性和市场适应性。

    与之相比,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战略显然更加灵活,他们采用了双合资公司和一车双生的策略,虽然内部存在摩擦,但这个策略帮助大众长期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丰田也尝试了相似的战略,推出了一系列双生车型,如卡罗拉和雷凌、陆放和汉兰达,但不同合资公司的表现却截然不同。


    以销量为例,近几年来,一汽丰田的销量虽然持续增长,但广汽丰田的增速更为惊人。2018年,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的销量分别为72万辆和58万辆,而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分别变为82万辆和100万辆,销量规模上出现了颠倒,广汽丰田在销售质量和利润水平方面遥遥领先。

    深入观察汽车制造,广汽丰田的五座工厂都集中在广州市南沙区,而一汽丰田则分散在长春、天津和成都。相同规模下,管理效率显然存在巨大差距。


    广汽丰田实现了各工厂之间的生产效率最大化,例如第三工厂生产雷凌和锋兰达等小型车,第四工厂则生产汉兰达和赛那等中大型车。相反,一汽丰田的生产布局显得不合理,皇冠陆放与卡罗拉锐放在新一工厂生产,而中大型MPV的格瑞维亚则与bZ4X在新能源工厂生产,这种布局让人不禁疑惑。

    尽管一汽丰田在8月的销量达到了今年最高纪录的7.6万辆,但8个月累计销量却不足51万辆,与实现最新目标——90万辆的产销量相去甚远。


    要达到这一目标,每月的平均销量必须达到10万辆,这对一汽丰田而言充满了挑战。

    2023年的一汽丰田似乎重复了2022年广汽丰田的命运,恢复了生产,拥有了全新的车型阵容。然而,市场形势却更加严峻,因为所有车企都已经恢复了生产,汽车行业实际上面临着产能过剩的严重问题,引发了大规模的价格战。

    在百万辆销量目标的压力下,广汽丰田在2022年付出了沉重的利润代价,而一汽丰田如果要在2023年实现同样的产销量规模,付出的代价将远远超过广汽丰田。


    问题是,即使一汽丰田降价推动销量增长,市场也不一定会全盘接受,毕竟还有更强大的自主车企和其他合资车企也在拼命保量。在市场迅速变化的面前,一汽丰田似乎陷入了无法应对的困境。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刻,一汽丰田需要重新审视其战略和管理模式,以适应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变化。只有不断创新和本土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取得成功,一汽丰田必须迈出更大的步伐,重新定义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