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关于电动车、摩托车出行,大家一直在呼吁不能总是以罚款、扣车了事。无论何种管理方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通出行环境。为了给群众提供便利,近年来各地都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放开路权、放宽上路条件,让出行更方便,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好消息吧!
一:电动自行车集中登记上牌一站式服务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都在落实“放管服”便民利民举措,日前高新区针对市场电动自行车存量较多,登记上牌难问题开展“流动车管所”。直接在电动车维修点就可以进行登记上牌服务,当场查验合格后即可发放号牌,一站式为群众提供便利。
二:禁摩放宽 送考下乡
以前很多城市都是禁止电动车、摩托车使用的,不过现在逐渐有城市放宽条件。如广州、深圳等地都开始允许电动自行车上牌,还有地区放宽了电摩在市区的限行区域,包括之前有专家提议在珠海部分地区试点,适当放开电动自行车路权等,都是为了切实解决大众出行难题。


既然电动车、摩托车允许使用了,那么考驾照难题也要随之解决。为了深入推进公安交管部门“放管服”,针对偏远地区群众,多地持续开展“送考下乡”活动,家门口就能考证/拿证,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电动车违规“以管代罚”
今年以来接连有城市推出新管理,比如电动车首次出现违规行为不罚款,而是以劝导、教育的形式让大众及时改正。前不久多地都推行骑电动车未佩戴头盔不罚款,采用举牌站岗、发社交平台集赞的形式来替代。事后不少车主都表示,自己再也不会忘戴头盔了,因为举着牌子站在路口感觉更加社死。

四:延长超标车过渡期
关于电动车出行还有好消息就是,原本超标电动车到期之后,是要全部淘汰的。但是考虑到一些车型车况良好,直接淘汰会造成资源浪费,有地方又宣布延期淘汰。像湖北荆州今年就继续延长了3年过渡期,尽可能让电动车使用至自然淘汰。

可以看出为了缓解大众在使用电动车方面的压力,各地都增加了不少利民管理,这些人性化的管理举措,确实方便了用车、出行。不过大家出行时要牢记,交通违法行为不能有,改装车、拼装车不能用,及时上牌、考证就能放心驾驶了。
对于各地针对电动车实施的便民管理,你们觉得如何呢?欢迎积极留言讨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