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鹏G6电驱动——800v油冷扁线碳化硅

    拆车邦头像拆车邦头像
    拆车邦2023-08-05

    小鹏G6(图片|配置|询价)对标样件请联:shbinzer 拆车邦

    唯一集齐‘800V、油冷、扁线、碳化硅’四大先进能效技术的电驱”。一向不会吹牛的小鹏难得说这么一次狠话,虽然不知道是否违反广告法,但是作为电动车技术爱好的纯业余吃瓜群众,我对这个电机的真实技术水平产生了兴趣,但是碍于专业技术水平不足和知识渠道有限,只能从一些公开途径获取信息并整理起来,大家共同学习一下,如有数据不对的,敬请指正。
    具体表格如下,如后续有新的资料来源,我再更新上去:

    小鹏G6对标样件请联:shbinzer 拆车邦

    800V Sic碳化硅高压平台3C电芯

    在专访里,何小鹏提到不做增程。道理很简单,创业不能即做A又做B还做C。所以小鹏不会做增程车型。

    说实话,这一点需要极大的勇气。当前,哪吒和零跑等新势力都选择了增程,而小鹏不为所动,继续选择探索纯电,这一点就值得点赞。

    小鹏G6对标样件请联:shbinzer 拆车邦

    三电领域,小鹏的800V⾼压SiC碳化硅平台在国内率先实现量产,首搭车型就是G6。注意,这个平台是包括动力电池、电驱、电源、压缩机等所有高压部件整车全域的800V。不仅在补能效率上有了跨越式的提升,整车的电机效率、能量管理也有优势。

    细说30万内的纯电车型,有800V Sic碳化硅高压平台和3C电芯的车型,几乎没有。

    小鹏G6采用了800V高压平台充电技术,可以实现超级快充,充电速度大大提升,G6的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300KM,755续航的后驱G6保守估计可实现500KM的实际续航。

    经过《电驹》团队实测,通过小橘充电(第三方充电),小鹏G6的平均充电功率135kw,而特斯拉model Y的快充功率是88kw,而这就是800V高压快充平台所带来的好处。

    另外,小鹏G6同时采用了电驱动升压技术,支持400V充电桩充电,可以很好使用兼容市场大量的400V桩。

    除了充电效率,G6电耗也有进步,凭借0.248Cd的超低风阻设计、全系标配热泵以及更高效的热管理系统、前后一体式铝压铸带来的车身轻量化,G6实现了13.2kWh/100km的低电耗,使得它仅用87.5kWh的电池就实现了755km的续航里程,并保证了实际续航与官标数据无较大出入。

    前后一体式铝压铸

    前后一体式铝压铸属于看不见的工艺,也属于车企的科技与狠活儿。在G6对应的同级产品里,使用这个工艺的非常少。

    自特斯拉在其车辆上使用了一体式压铸技术后,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加入这场“生产技术革命”。

    据悉,目前使用一体式压铸技术包括特斯拉、极氪、小鹏。

    在官方宣传口径中,“扶摇”架构采用国内目前“唯一”量产的前后一体式铝压铸车身,前后一体压铸集成零件数161个,车身结构,一次压铸成形,最大压铸力可达12,000吨。凭借该工艺,其整车扭转刚度大幅提升至42,000N·m/deg,比传统车身提升50%。此外,零部件整合也减轻了车身重量,比传统钢车身减重约17%,提升车辆的续航能力,并通过提升车身集成度、整体精度与质量,提升车辆稳定性。

    那说说缺点:那可能就是贵了。

    一体式压铸前期设备投入成本高,如果对一台车的销量预期没有足够的自信,车企很难下定决心进行这笔投入。要知道,特斯拉Model Y在使用一体式压铸之前,已经是爆款中的爆款了。在那以后,特斯拉才对Model Y生产线改造,融入了一体式压铸技术。

    CIB电芯底盘一体化技术

    什么是CIB?其实就是小鹏自己的命名。其技术形式和特斯拉的CTC一样。

    小鹏G6对标样件请联:shbinzer 拆车邦

    什么是CTC?就是省去模组和电池包两层包裹结构,把电芯直接放在底盘上,这就是CTC 电芯底盘一体化技术。

    这样好处显而易见,结构简单,配件更少,重量更轻,电池组高度更矮,XY轴上省出来的空间可以多放几节电池,Z轴上省出来的空间可以改善前后排头部空间。

    有几个特别的点需要提出:
    1.小鹏G6的电机水平要比G9明显高,G9的电机是来源于P7的Xpower3.0升级改造来的,主要技术亮点是解决了800V,而G6是真正新架构下研发的新电机,可以说“遥遥领先”。【作为G9车主深深的被背刺】但是性能方面,查得到的资料和上次听产品经理介绍,好像都是3000nm/s,0.15秒可以释放最大扭矩(仅弹射模式下)
    2.因为目前电机一般是多合一,例如比较常见的3合一(电机+电控+减速器),比亚迪比较夸张的8合一,所以在总成功率密度上难以统一,但是目前总成密度最高的无疑是LUCID,特别离谱。同时也可以看到特斯拉在所有批量化交付的厂家里无论是电机还是总成的功率密度也是很夸张,这也是特斯拉电机型号比较统一,工艺先进带来的显著成效,还有独步天下的碳纤维保护罩这样的黑科技,这一点上国内的厂商还望尘莫及,华为新发布的DriverOne功率密度还不错。
    3.扁线(以及更为复杂的多层绕组)+油冷+碳化硅+高压,几乎是未来电机的必然趋势。
    4.理想L9的电机参数完全是个谜,几乎找不到任何资料,也希望有资源的人可以提供一些。
    5.小鹏G6之前非正式渠道提过电机支持超过20次连续最大功率0-100加速,如果能官宣,这会是目前国产电机官方口径公布的最大次数,目前查得到的仅是智己公布的连续10次。

    结论:
    目前看来G6的电机水平确实是达到了世界级,也希望G6的电机能公布更多参数和技术细节,同时搭载了水平明显落后电机的G9在800V架构上已经表现出来惊人的电耗水平,这让我不由对G6的能耗表现更充满期待,结合近期大包子狸和一些媒体测试的四驱版G6电耗水平,我有理由相信,G6后驱版在30度左右的天气,快速线(限速80KM/H)上甚至能跑出10度左右的电耗水平(虽然目前官方公布的是13.2),期待月底上市的G6开放试驾后,能真正带来震惊世界的电耗水平。


    次阅读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