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招商证券,汪刘胜、杨岱东)
一、模具一站式供应商,“装备+轻量化”双线并行
深耕汽车装备行业,涵盖全球主流客户。公司成立于 2002 年,为专业从事汽车 白车身制造工艺规划设计、车身冲压模具及焊装自动化产线和智能物流等制造装 备开发和制造、车身轻量化零部件配套供应等业务的一站式供应商。公司现有安 徽瑞祥、瑞鹄检具等 9 家控股子公司,产品及服务覆盖全球 20 余个国家的 30 余个品牌,包括 BBA 等国际整车厂、特斯拉、新势力、自主品牌等。公司于 2020 年在深交所上市。 从装备业务到轻量化。公司前期主要从事汽车冲压模具、检具及焊装自动化生产 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 2012 年开始开拓海外市场。在装备业务持续做大的 同时,公司与奇瑞合作进入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领域,包括一体化压铸、高压铸造、 冲焊一体,2021-22 年为准备和启动阶段,2023 年逐渐开始出货,预计 2024-25 年迎来快速增长,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曾为奇瑞子公司,目前奇瑞为第二大股东。公司于 2002 年成立,奇瑞科技持股 45%,2003 年奇瑞科技增资,持股比例升至 75%,公司成为奇瑞科技控股子公 司。2011 年起,奇瑞科技对旗下部分配套企业所有权改革,于 2014 年转让公司 55%股权,持股比例变为 20%;受让方为宏博科技,控制权转移。2018 年公司 增资、2020 年 8 月上市,奇瑞科技持股比例稀释至 14.7%。截至 2023 年 7 月, 宏博科技持股比例为 37.7%,是公司最大股东,奇瑞科技为第二大股东,持有公 司 14.5%股份。实控人柴震通过宏博投资控制宏博科技,间接持有公司 14.9%股 份。
整体产品线布局完善,发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领域。公司已形成汽车白车身相 关配套装备的相对完整的产品线,发力新能源领域、汽车轻量化领域,积极发挥 公司“装备+零部件”一体化优势,努力抓住新能源汽车向轻量化车身、轻量化 底盘升级的窗口期,加快铝合金压铸件和板材冲焊零部件的市场布局;2022 年, 公司汽车零部件营收实现 1438.7 万元,后续有望实现放量增长。
客户资源丰富,海外业务稳步增长。公司汽车制造装备业务客户涵盖 BBA 等豪 华品牌,大众/福特等国际整车厂,印度 Force 等境外品牌,特斯拉/蔚来/理想等 新势力,及上汽/一汽/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主要客户为奇瑞, 并与比亚迪、华域汽车等展开合作。海外收入占比在 2020 年受疫情影响下滑至 13.5%,2022 年回升至 36.8%;2022 年实现海外业务 4.3 亿元。

营业收入从疫情中复苏,毛利率稳定。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 年营业收入同比 下降 9.8%至 9.5 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 23.9%至 1.0 亿元。疫情后业务复苏, 2021/2022 年实现收入 10.5/11.7 亿元,同比+10.0%/+11.8%,2022 年营收、 净利润已超过疫情前水平。2018-22 年公司毛利率中枢 24.2%,相对平稳;海外 业务毛利率中枢(31.7%)高于国内业务毛利率中枢(21.9%)。
募资助力公司产能扩张。公司于 2020 年 IPO 募资 5.7 亿元,用于覆盖件模具和 自动化产线业务的产能扩张。此外,公司于 2022 年发行 4.4 亿元可转债,用于 建设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及关键零部件工厂。两次募投有利保障了装备业务的 产能扩张和业绩增长,同时为未来轻量化零部件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二、汽车制造装备:新能源助推增长,订单产能双升
公司传统业务为汽车制造装备业务。公司汽车制造装备产品主要包括汽车冲压模 具(覆盖件模具和结构件模具)及检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及智能专机和 AGV 移动机器人。公司焊装自动化生产线主要由硬件部分(自动输送系统、机器人焊 接系统、视觉识别检测系统等)、软件控制部分(MES 生产管理系统、PLC 电 气控制系统等)组成。AGV 移动机器人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航装置、 能够沿规定导航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机械设备。
新能源重塑市场格局,公司装备业务受益。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迅猛增长,由 2019 年 438 万辆增长 2.7 倍至 2022 年 1613.5 万辆,CAGR 为 54.4%。在新能源浪 潮中,各家车企产能扩张步伐加快,推升公司自动化产线业务的需求。同时,新 能源重塑市场格局,自主品牌、新势力崛起,它们对国内模具厂的接受度更高, 市场化订单增加,利于公司模具业务增长。 车型迭代速度加快,带动模具需求。为适应智能电动浪潮,及日渐激烈的市场竞 争,各车企加速车型迭代。根据 Marklines 数据,中国市场当年新车型数量由 2019 年 133 款增长 至 2022 年 175 款, 且 2020-22 年同比 增速不断上移 (+1.5%/+6.7%/+21.5%);新能源车迭代速度高于传统燃油车,2022 年新能源 车车型达 100 款(燃油车为 75 款)。新车型上市加快将带动模具需求,利于公 司模具业务拓展。

冲压模具市场稳定,单车需求量大。我国汽车冲压模具市场广阔,2018-2021 年 由 398 亿元增长至 420 亿元,CAGR 为 1.8%。汽车冲压覆盖件模具尺寸大、工 作型面复杂、技术标准高,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根据《模具制造》的数据,生 产一款普通轿车需要1000-1500套冲压模具,约占整车所需全部模具产值的40% 左右。2019 年模具子行业中,塑料模具、冲压模具分别占比 45%/37%,为模具 市场主要产品。
公司模具业务毛利率较高。2022 年公司模具业务毛利率为 28.1%,高于天汽模 (20.3%)、成飞集成(11.4%),比威唐工业低 3.9pct,主要系威唐工业客户 基本为海外客户,毛利率较高所致。
汽车制造装备业务订单增加,助力营收增长。公司汽车制造装备业务订单稳步增 长,由 2020 年 20.2 亿元增长 49.7%至 2022 年 30.3 亿元,2023 年在手订单已 达到 35 亿元(产线:模具为 55:45)。公司于 2023 年 2 月发布公告,已中标 奇瑞汽车智能网联超级二工厂冲压模具焊装车间部分项目,合同金额为 3.8 亿元。
不断进行技术研发,产能持续扩张。公司研发能力强,2022 年已成功研发覆盖 件模具智能化设计、连续自动化加工技术,并开始应用于模具开发和制造环节; 公司铝合金轻量化车身制造连接技术成功应用,智能物流 AGV 移动机器人实现 技术升级迭代并批产。 公司进一步扩产,中高档乘用车大型精密覆盖件模具升级扩产项目于 2022 年 2月投产,当年满产;基于机器人系统集成的车身焊装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一阶 段已建成并满产,二阶段于 2022 年中旬启动建设,2023 年上半年建成投产,进 一步提升自动化产线和智能物流 AGV 移动机器人的制造能力和产能规模。
三、轻量化零部件:深度绑定奇瑞,发力一体化压铸
完善汽车零部件产品矩阵,冲焊+铸造并行。公司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主要产品包 括汽车冲焊零部件(高强度板及铝合金冲焊零部件)、铝合金精密铸造零部件(铝 合金一体化压铸车身结构件、铝合金精密铸造动总零部件)等,主要产品为轻量 化底盘、三电系统壳体、白车身结构件。
汽车轻量化收益高,传统车、新能源车均受益。汽车轻量化的整车收益大,整车 质量减少 10%,燃油车油耗将降低 6%-8%,新能源车续航提升 6%-8%,尾气排 放减少 7%,刹车距离减少 5%,能显著提升汽车的使用寿命、减少动力成本、 降低环境污染、增加安全性。
新能源车快速崛起,提升轻量化需求。汽车轻量化对提升续航有明显作用,在动 力电池不变的前提下,车身其他部分每减重 100kg,A 级/C 级车可增加续驶里程 12.3km/13.0km;整车整备质量不变,动力电池以外的部件每减重 10kg 并将降 低的重量分给动力电池,A 级/C 级车可增加续驶里程 12.5km/9.3km。整体上, 新能源车减重 100kg,续航里程提升 10%-11%,同时降低 20%的电池成本和日 常损耗成本。
单车用铝量提高趋势明确。铝合金具有抗冲击性好、比强度高、比刚度高、耐腐 蚀、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成为汽车轻量化主要金属材料。根据《节 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规划,到 2025 年/2030 年实现车辆总质量较 2015 年减少 25%/35%。 根据国际铝业协会数据,2022 年我国燃油车/电动车/混动车单车用铝量达到 153. 9kg/188.2kg/215.5kg,预计 2030 年提升至 222.8kg/283.5kg/265.2kg;2022 年 乘用车单车用铝量为 157.7kg,低于欧洲(205kg)水平,预计 2030 年达 242k g,与欧洲(2030E 为 256kg)差距逐渐缩小。

与奇瑞成立瑞鹄轻量化合资公司,持股 55%。2022 年 1 月,公司与奇瑞科技、 永达科技共同成立子公司瑞鹄轻量化,三方持股比例为 45%/35%/20%,业务为 一体化压铸和高压铸造。2023 年 3 月,公司与奇瑞科技宣布向瑞鹄轻量化增资 6500 万元/3500 万元,三方持股比例变为 55%/35%/10%,增资目的为建设新能 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有色铸造)项目二期,项目满产后具备年产 55 万套汽车一体化压铸、高压压铸、冲焊全面布局。截至目前,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分为一 体化压铸业务(铝合金一体化压铸车身结构件)、高压铸造业务(铝合金精密铸 造动总零部件)、冲压焊接业务(高强度板及铝合金冲焊零部件),均于 2023 年陆续投产,2022 年公司汽车零部件营收实现 1438.7 万元。截至 2022 年,汽 车轻量化零部件工厂项目一期实现 2 条产线批产、2 条产线启动安装调试,汽车 轻量化零部件业务已批供客户 2 个、定点开发中客户 2 个。 奇瑞销量高歌猛进,有利支撑瑞鹄轻量化业务增长。2022 年奇瑞集团销量 123.3 万辆,同比+28.2%,营收首次突破 2000 亿元,出口辆首次突破 45 万辆,出口 份额占比不断提升,由 2019 年 12.9%增长 19.7pct 至 2022 年 36.6%。2023 年 上半年,奇瑞集团销量达 74.1 万辆,同比+56.0%,增速在各车企中居于前列。
1)一体化压铸业务(瑞鹄轻量化,持股 55%)
一体化压铸成为产业趋势。一体化压铸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蔚来、理想、小鹏、华为问界、长安、一汽等国内车企和 奔驰、福特、大众等海外车企纷纷布局该领域。截至 2022 年,公司铝合金一体化压铸车身结构件产品实现研发目标并成功试制试装,相关技术指标符合预期。
奇瑞 E0X 平台车型上市在即。2022 年 9 月,奇瑞在“瑶光 2025 奇瑞科技 DAY” 宣布,将基于 E0X 电动平台打造高端智能电动车,E0X 平台可实现续航 700km 、百公里 12kWh 能耗、800V 架构,支持超 1000 TOPS 算力高阶智能驾驶和 快充 10 分钟/200km,实现高速和城区 NOP 驾驶,覆盖轴距 2850mm-3100mm 的车型,囊括 SUV、轿车、MPV。首款车型 E03 计划于 2023 年四季度上市。 E0X 平台共规划五款车型(两款轿车、两款 SUV、一款 MPV),分别为 E03、 E0Y、E0M、E05、E06。首款车型 E03(STERRA ES)定位为纯电轿车,或将 搭载宁德时代最新麒麟电池,预计 2023 年四季度上市;第二款车型 E0Y (STERRA ET)定位为 SUV,预计 2024 年上半年上市,且两款车型将同步进 入欧盟。 奇瑞与华为合作推出奇瑞-华为智选车。2020 年 12 月,奇瑞与华为签订全面合 作战略协议,在汽车领域深度合作。奇瑞与华为合作研发奇瑞-华为智选车,车 型为 EH3 和 EHY,预计为 E03 和 E0Y 对应的智能化升级版本,融合华为鸿蒙 智能座舱和 ADS2.0 智能驾驶系统等先进技术,并将进入华为智选车销售渠道, 或于 2023 年四季度推出。
为奇瑞 E0X 平台、奇瑞-华为智选车供应一体化压铸件。公司一体化压铸业务使 用力劲 4500T 压铸机,为 E03、E0Y、EH3、EHY 供应一体化压铸后底板和两 个减震塔。目前压铸产线已完成小批量试制,计划 2023 年 9 月开始量产,预计 9 月/10 月/12 月分别开始供应 E03/EH3/E0Y,第四款车型则有望在 2024 年一季 度量产。预测 2023 年四季度出货 2-3 万台,单车价值约 2000 元,另有汽车冲 压件单车价值约 600 元。
2)高压铸造业务(瑞鹄轻量化,持股 55%)
业务进展顺利,绑定奇瑞。公司高压铸造业务使用力劲 3500T 压铸机,目前 3 条产线均具备量产状态。当前客户为奇瑞,为其非纯电车型供应发动机缸体,单 车价值量 500-700 元;预计 2023 年在奇瑞体系的份额约 20%,未来有望提升至 30%。公司高压铸造业务 2022 年 12 月投产,2023 年规模逐季提升,预计全年 收入约 2 亿元。
3)冲压焊接业务(瑞鹄浩博,持股 51%)
以奇瑞为主,拓展比亚迪等客户。2022 年公司高强度板及铝合金冲焊零部件产 品研发成功并按计划投产供货,取得客户产品定点,并实现部分产品试产试供; 高强度板及铝合金冲焊零部件工厂项目于 2022 年四季度开工建设,2023 年完成 建设并投产。公司为 E03、E0Y、EH3、EHY 四款车型独供车身前后仓冲压件, 单车价值 600 元左右;其他客户包括比亚迪和华域汽车,为比亚迪元 Pro、秦 PLUS DM-i 等车型提供冲压件,单车价值约 200 元。
盈利预测
公司 2022 年营收 11.7 亿元,同比+11.8%,净利润 1.4 亿元,同比+21.5%。根 据业绩预告,2023 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 0.85 亿~0.95 亿元,同比增长 53.4%~71.5%,实现扣非净利润 0.73 亿元~0.83 亿元,同比增长 83.3%~108.4%。 增长源于装备业务新订单交付规模增长、零部件业务批产供货。 分业务看:
1)装备业务:订单高增+产能释放,强劲增长。2022 年新接订单 18 亿元,2023 年上半年新接订单 15 亿元,同比+30%,目前在手订单 35 亿元,交付周期约 1.5 年。产能方面,募投产线二阶段于 2022 年中旬启动,保障 2023-25 年增长。预 测模具及检具业务 2023-25E 收入同比增长 34.8%/26.2%/20.2%,毛利率为 27.7%/28.1%/28.3% ; 焊 装 自 动 化 生 产 线 业 务 2023-25E 收 入 同 比 增 长 35.7%/25.8%/18.7%,毛利率为 17.2%/17.6%/18.0%。
2)轻量化业务:2023 年导入,2024-25 年爆发。2023 年上半年实现部分产品 批量供货,逐季走高;为奇瑞 E0X 平台和奇瑞-华为智选车供应一体化压铸后底 板+减震塔,2023 年三季度开始量产,2024 年大规模放量,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预测轻量化业务 2023-25E 收入因低基数同比高增 2082.5%/240.8%/30.8%,毛利率为 17.7%/19.4%/21.1%,随产能爬坡而走高。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