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理想汽车起诉理想贴膜店并索赔100余万的舆论热度还没褪去,近期,长城、比亚迪、蔚来、零跑等各大车企法务部面对“网黑”密集开工,又引发新一轮舆论关注。
比亚迪、长城先后起诉汽车博主并索赔
7月24日,比亚迪法务部官方微博称,新浪微博用户“龙猪-集车”长期发布大量不实信息,恶意诋毁、贬低侮辱比亚迪,对比亚迪品牌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对此,比亚迪收集、固定了大量证据,向有关部门反馈了其涉嫌黑公关的线索,并决定正式起诉“龙猪-集车”,要求其删除相关侵权言论、公开道歉并赔偿500万元人民币。

比亚迪法务部还表示,如果有网友掌握其他涉嫌侵权、甚至涉嫌收受他人利益侵害比亚迪及比亚迪用户权益的信息,可提供线索。凡经比亚迪查证属实并得到相关司法机关认可的,将依据价值给予5万元至500万元不等的奖励。
目前“龙猪-集车”未对比亚迪起诉事件进行公开回应。
7月25日,长城汽车官方微博发文称,已正式启动针对“向北不断电”、“向东北”、“大眼哥说车”、“只投龙头BYD”、“电电加电聊电车”等六个账号的诉讼程序,鉴于六个账号均存在涉嫌严重侵权行为,长城汽车将向上述账号运营主体分别索赔200万-500万元人民币不等。

来源:“长城汽车网络举报中心”微信号
今年3月份,长城汽车就宣布悬赏1000万打击网络水军。长城汽车表示,截至7月14日,已收到网友举报线索近千条,且部分网络水军恶意抹黑行为已进入司法诉讼程序。根据奖励原则,长城汽车将向提供重要线索的26位网友发放奖金。
维权还是“震慑”?车企法务部门的强硬作风也引起争议
除了比亚迪和长城之外,面对网络造谣和恶意传播等现象,越来越多的车企法务部上岗营业。蔚来、小鹏汽车、特斯拉、理想汽车、零跑等已将法务部推向前台,以更为主动、强硬的姿态迎击网络上的恶意抹黑信息。
蔚来法务部在5月10日发布了第一条维权声明,并面向全网征集黑公关线索;小鹏法务部则是在5月9日正式入驻,6月中旬发布首条维权内容;比亚迪法务部更是7月24日刚刚上线即发布维权内容。
汽车大厂法务部近期的行动之所以受到消费者关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维权事件集中爆发,二是因为法务部们言辞一个比一个犀利、态度一个比一个强硬。但这种高调且激进的态度,也让这些品牌被打上了“不好惹”的标签,某程度上削弱了用户的好感度。有人发声表示,企业的法务部如果无限扩大企业的权利,一有负面新闻就拿起法律的武器强势维权,从长远来看,可能阻碍用户反馈的传导链路,同样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此外,从近期汽车厂商对很多博主、媒体人的起诉案例,尤其是动辄大几百万元的索赔中,感受到最多的,还是一种威胁意味。起诉几个媒体人、博主,并且附带几百万的赔偿主张,很多时候,除了“泄愤”之外,也就是给其他内容创作者提个醒,批评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可能是一个个人或者小公司难以承受的。这或许是很多厂商起诉一些博主、媒体人的最终用意。
事实上,在一个相对成熟的商业环境中,应该允许批评和不认同的存在,这是言论自由的一部分。对于汽车厂商来说,至少应该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尽管可能批评或者不认同的声音,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戳中了车企的软肋。
在用户眼里,车企是提供产品、服务的一方,但也是强势的一方,被起诉的博主、贴膜店老板们则是和自己一样的弱势群体。他们最担心的是,日后车企法务部会像对待自媒体博主一样对待自己,给维权增加难度。毕竟特斯拉的车展维权案、蔚来更改车主权益等事件还历历在目,谁也不想这些事情日后发生在自己身上。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位资深媒体人感叹道,与车企的经济体量与团队实力相比,媒体尚显弱势,眼下舆论环境下,汽车行业媒体也应抱团成立法律维权联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