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众入股小鹏引发市场对相关产业链以及智能化汽车关注。预计小鹏有望将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方面的技术,落地到大众的中国车型上,技术授权有望成为一个新的盈利模式。自动驾驶场景从早期概念到NOA应用、从亏损到盈利模式的再创新探索,有望加速自动驾驶板块渗透与估值重构,自动驾驶板块或有望再次成为市场关注主线。
自动驾驶概念分支众多,其中,线控制动系统是实现自动驾驶技术核心。自动驾驶控制的核心技术是车辆的纵向控制和横向控制技术,均涉及到制动控制。相较传统制动,线控制动系统具有高精度、响应快、支持能量回收等优点。
龙头公司:【伯特利】
1、自主线控制动龙头,围绕底盘为基础,拓展深化布局
公司为线控制动细分领域国产替代龙头,公司制动类业务主要产品分机械制动产品和智能电控制动产品两大类,机械制动产品主要包括制动钳、制动盘等,智能电控制动产品主要包括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 、制动防抱死系统
(A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 、线控制动系统(WCBS)等。
公司多次攻关核心技术要点,当前公司底盘产品单车配套价值量已经提升至4000元,并且有望持续拓展。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6.99亿元,2013年 至2022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到47.03%。公司客户包括吉利、奇瑞、长安、长城、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赛力斯等。
2、线控制动突破外资垄断,进入价值兑现周期,持续完善迭代
线控制动是传感器和电子执行器去执行制动操作的制动系统,代替传统的传动系统的机械结构和液力结构。线控制动分为两类技术模式: EHB (线控液压制动系统)和EMB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是真正意义.上的线控制动系统,但仍存在核心技术问题。目前方案都尚未量产。EHB为当前线控制动主要形式,其中又以Two-Box为主导,中期看One- Box有望成为主流。
公司依托奇瑞集团的基础,实现了线控制动领域从0到1的突破,打破合资垄断,成为国内首家自主完成ONE-BOXWCBS研发并实现规模化量产的企业,并进入了长安、吉利、理想等多个重要国内客户。公司线控制动产品具备较强的本土响应与战略安全价值,并实现第二代ONE- BOX产品与EMB的持续迭代,预计2023年至2025年公司WCBS产品分别出货分别为130、180、250万套, 有望深度受益国产替代,EMB产品有望实现技术再次攻坚突破。
3、当前线控制动市场被博世垄断,本土厂商中伯特利放量显著
线控制动ONE- BOX方案技术难度大,配套壁垒高。当前线控制动市场被博世垄断,本土厂商中伯特利放量显著。目前线控制动全球市场由博世、大陆、采埃孚天合三大厂商主导,其中博世的iBooster+ESP配置率最高。中国市场看,博世为线控制动市场的绝对龙头,近年伯特利、亚太股份、万安科技等均开始线控制动产品的研发与量产,其中2022年伯特利放量明显,市场份额靠前。
市场规模方面,在汽车电动智能化的推动下,线控制动装配率实现高速增长,2022年 我国乘用车线控制动装配率达25% (2020年全 年仅为9.8%)。预计2030年国内市场线控制动渗透率有望超过354亿元。
4、围绕底盘业务,深化布局线控转向、轻量化、ADAS、智能悬挂等领域
公司围绕底盘业务,深化布局线控转向、轻量化、ADAS、智能悬挂等领域,有望复制下一个从0到1,布局平台化底盘龙头。其中,线控转向方面,依托现有客户孵化,公司收购万达正式宣布进军线控转向的研发,在线控底盘布局初具雏形,并围绕底盘持续布局轻量化,铸铝转向节、铸铝副车架等业务,主要客户为通用、福特、吉利、沃尔沃、PSA等。
5、券商观点
盈利预测方面,预计公司2023年至2025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0.64、102.88、 126.16亿元, 同比增长45.62%、27.57%、 22.63%。 2023年至2025年 归母净利润分别9.10、12.50、 17.40亿元, 同比增长30.21%、37.44%、39.18%, 对应2023-2025年PE为42.27、30.82、22.06倍。

评论·0